原文

  ○秘书监

  《六典》曰:秘书监之职,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有二局:一曰著作,二曰太史,皆率其属而修其职:少监为之贰。

  《东观汉记》曰:桓帝延熹二年初,置秘书监,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异同。

  华峤《后汉书》曰: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王融《曲水诗序》曰:"记言事於仙室。"谓藏室也。

  《魏志》曰:王象字善伯,散骑常侍领秘书监,撰《皇览》。

  鱼豢《魏略》曰:兰台,台也。而秘书署耳。

  王隐《晋书》曰:王沉为秘书监,著《魏书》,多为时讳而善序事。

  又曰:羊祐为黄门郎,陈留王立,以少帝,不愿为侍臣,徙为秘书监。

  又曰:惠帝永平元年,诏云:"秘书监综理经籍,考校古今,课试署吏,领有四百人,宜专其事。"

  邓粲《晋纪》:华谭为秘书,自负宿名,意每怏怏,尝从容谓上曰:"臣老於秘阁矣。汲暗之言,复存今日。"上不悦。

  《晋诸公赞》曰:荀勖领秘书监。太康二年,汲郡冢中得竹书,勖躬自撰次注写,以为中经,列於秘书,经传阙文多所证明。

  又赞曰:庾峻自司空长史迁秘书监,幽赞、符命、天文、地理,因有述焉。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孙盛字安国,为秘书监,笃尚好学。自少及长,常手不释卷。既居史官,乃著《三国阳秋》

  沈约《宋书·百官志》曰:秘书监、丞各一人,郎四人。魏武建国有秘书令,左、右丞。黄初中,分秘书,立中书,而秘书之局不废。昔汉武帝建藏书之册,置写书之官,於是天下文籍皆在天禄、石渠、延阁、广内秘府之室,谓之秘书。至成、哀世,使刘向父子以本官典其事。至于后则图籍在东观,有校书郎,又有著作郎。(傅毅、马融之徒多为校书郎。又蔡邕从尚书选入东观著作,邕既已为尚书郎而入东观著作,复拜议郎,知是著作郎也。)又硕学达官,往往典校秘书,如向、歆故事。或但校书东观,或有兼撰《汉记》也。

  《梁书》曰:任昉字彦升,为秘书监。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纷杂,昉手自雠校,由是篇目定焉。

  《后魏书》:伊馥,世祖欲拜馥为尚书、郡公。馥辞曰:"尚书务殷,公爵至重,非臣年少愚近所宜荷任,请收过恩。"世祖问其所欲,馥曰:"中、秘二省多诸文士,若恩矜不已,请参其次。"世祖贤之,遂拜为中护将军,秘书监。

  《隋书》曰:柳,炀帝嗣位,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帝退朝之后,便命入阁,言宴讽读,终日而罢。帝每与嫔后对酒,时逢与会,辄遣命之,至与同榻共席,恩若友朋。帝犹恨不能夜召,於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於。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置之於座,与相酬酢,而为欢笑。

  《唐书》曰:魏征为秘书监,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自是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刘歆《七略》曰:武帝广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有太常、史、博士之藏,内则延阁、广内、秘室之府。

  鱼豢《魏略》曰:芸台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

  《三辅黄图》曰:未央宫东有麒麟殿,藏秘书,即扬雄校书之处也。

  王充《论衡》曰:兰台之官,监国得失也。

  《通典》曰: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而已,虽非要剧,然好学君子亦多求为之。

  温峤《举荀崧为秘书监表》曰:夫国史之兴,将以明得失之迹,谓之实录,使一代之典,焕然可观。散骑常侍崧文质彬彬,思义通博,历位先朝,莅事以穆,宜掌秘奥,宣明史籍。

  王肃《表》曰:青龙之末,主者启选秘书监,诏秘书驺吏以上三百馀人,非但学问义理,当闻有威严能检下者,诏肃以常侍领焉。

  又王肃《论秘书不应属少府表》曰:魏之秘书即汉之东观,郡国称敢言之上东观,且自大魏分秘书而为中书以来,传绪相继,於今三监未有隶名於少府者也。今欲使臣编名於驺隶,言事於外府,不亦隳朝章而辱国典乎?太和中,兰台、秘书争议,三府奏议秘书司先王之载籍,掌制书之典谟,与中书相亚,宜与中书为官联。

  《华峤集》诏曰:"尚书峤体素弘简,文雅该通,经览古今,博闻多识,属书实录,有良史之志,故转为秘书监,其加散骑常侍。使中书、散骑、著作及治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领之。峤表曰:"伏见诏书以臣为秘书监,加位常伯。昔刘向父子,世典史籍;马融通博,三入东观,非臣肤浅所敢投迹。"

  《唐书》:太宗正授颜师古秘书监,制曰:"秘书望华,史官任重,选众而举,历代攸难。守秘书监颜师古,体业淹和,器用详敏,学该总流略,词兼典丽。职司图书,亟经岁序,朱紫既辨,著述有成。宜正名器,允兹望实可秘书监。

  ○秘书少监

  《唐书》:周思茂者,贝州漳南人。少与弟思钧俱早知名,自右史转太子舍人,与范履冰在禁,最蒙亲遇,至於政事损益多参预焉。累迁麟台少监、崇文馆学士。垂拱四年下狱死。

  又曰:王绍宗,扬州江都人也。迁秘书少监,仍侍皇太子读书。绍宗性淡雅,以儒素见称。当时朝廷之士咸敬慕之,张易之兄弟亦厚之;易之伏诛,绍宗坐以交往见废。

  又曰:德宗以左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张荐为秘书少监,修撰如故。时裴延龄贵,欲异同宰府,乃言於上曰:"谏议大夫,论朝廷得失之官,史馆修撰,书朝廷得失之事,则领史职者不宜为谏官。"故有斯命。

  ○秘书丞

  《魏志》曰:武帝置秘书左、右丞,以刘放为秘书左丞,孙资为秘书右丞。

  《魏略》曰:薛夏字宣声,天水人也,博学有才华。天水旧有姜、任、阎、赵四姓常推於郡中,而夏为单家,不为降屈,四姓欲治之。夏乃游逸,东诣京师。太祖宿闻其名,甚礼遇之。文帝又嘉其才,黄初中为秘书丞。帝常与夏推论书传,未尝不终日也。每呼之不名而谓之薛君。夏居甚贫,帝又顾其衣薄,解御袍赐之。其后,征东将军曹休来朝,时帝方与夏有所咨论,而外启休到,帝引入坐定。帝顾夏言之于休曰:"此君秘书丞,天水薛宣声也,宜共谈。"其见遇如此。

  鱼豢《魏略》曰:薛夏为秘书丞,时秘书尝公事移兰台,兰台自以台也,秘书丞时为署耳,谓夏不得仪当有坐者。夏报曰:"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台也、阁也何不相移之有?"兰台无以折之。

  又曰:严苞以高才,黄初中入为秘书丞,数奏文赋,帝甚异之。

  《晋书》:嵇绍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郄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

  王隐《晋书》曰:庾峻字山甫,博学有才。为秘书丞,遍观古今,闻见益优。

  虞预《晋书》曰:何桢字元幹,庐江人也。为尚书郎,特诏参秘书丞。秘书本有一丞,时尚未转,遂以桢为右丞。右丞之置,自桢始也。

  檀道论《晋阳秋》曰:太元十八年,王谧为秘书丞,乃表前尚书殷允、中书郎张敞、太子后率郄俭之、故太常桓石秀是多书之家,请秘书郎分局采借。

  《齐书》曰:王俭字仲宝,为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献之。

  又曰:张率字士简,吴郡人,迁秘书丞。高祖曰:"秘书丞,天下清官,东南胄绪未有为之,今以相处,为卿定名誉。"

  《齐职仪》云:秘书丞,铜印墨绶。

  《南史》:刘孝绰迁秘书丞。武帝谓舍人周舍云:第一官当用第一人,故以孝绰居此职。"

  《后魏书》:李彪字道固,迁秘书丞,分领著作事。自文、成帝已来至於大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一二无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

  又曰:李辅字伯尚,少有重名,高祖每云此李氏之千里驹,敕撰《太宗起居注》,寻迁秘书丞。

  《后周书》曰:柳虬为秘书丞,时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吏事,自虬为丞,始令监掌焉。

  王肃《论秘书表》云:青龙中议秘书丞、郎与博士议郎同职,近日月,宜在三台上。

  又曰:秘书丞、郎宜比尚书郎,侍御史,今侍御史乘犊车奏事,用尺一;秘书丞、郎乘鹿车,犹用尺奏,恐非陛下崇儒之本意也。

  ○秘书郎

  《六典》曰:秘书郎四人,从六品上。《晋起居注》云:"武帝遣秘书,图书分为甲、乙、景、丁四部,使秘书郎各掌其一焉。"

  《魏志》曰:王基字伯舆,东莱人也。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后召为秘书郎,凌复请还。顷之,司徒王朗辟基,凌又不遣。朗书却州曰:"取宿卫之臣,留秘阁之吏,所希闻也。"凌犹不遣。凌流称青土,盖亦由基协和之辅也。

  又曰:锺会字士季,敏惠夙成。时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可以知人,会年五岁见济,济大奇之。正始中以赐官郎中,为秘书郎。

  《蜀志》曰:郄正字令先,安贫好学,博涉坟籍。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史,转令史,迁秘书郎。性淡於荣利,尤耽文章,自司马、王、杨、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

  王隐《晋书》曰:郑默,字思元。为秘书郎,删省旧文,除其浮秽。时陈留虞松为中书令,谓默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

  又曰:左思,专思《三都赋》,杜绝人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

  虞预《晋书》曰:司马彪,少笃学不倦,好色薄行,不交人事,专精学问。泰始中为秘书郎,后转为丞。

  《晋太康起居注》曰:秘书丞桓石绥启校定四部书,诏郎中四人各掌一部。

  《晋令》云:秘书郎掌外三阁经书,覆省校阅。正定脱误。

  沈约《宋书》曰:秘书郎四人,后汉校书郎也。

  又曰:萧惠开虽贵戚而车服简素,初为秘书郎,秘书、著作并名家年少,惠开意趣与之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

  《宋书》曰:王敬弘子恢之为秘书郎,使求为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无竞之地。"文帝许之。

  《梁书》曰:张缵,字伯绪,为秘书郎。固求不迁,欲遍观阁内图籍。

  《后魏书》:高谧,字安平,有文武才度。天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除秘书郎,典秘阁。谧以坟典残缺,奏广访郡邑,大加缮写。由是代京图籍,莫不审正。

  《通典》曰:宋、齐秘书郎皆四员,尤为美职,皆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十月便迁。

  又曰:秘书郎有自齐梁之末多以贵游子弟为之,无其才实,故当时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王肃《表》曰:臣以为秘书职于三台为近密,中书郎在尚书丞、郎上,秘书丞、郎宜次尚书郎下,不然则宜次侍御史下。秘书丞、郎俱四百石,迁宜比尚书郎,出亦宜为郡。此陛下崇儒术之盛旨也。尚书郎、侍御史,皆乘犊车,而秘书丞、郎独鹿车不得朝服。又恐非陛下转台郎以为秘书丞、郎之本意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