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坼

 或问曰。俗呼检察探试谓之覆坼。坼者何也。答曰。当为覆逴。音勅角反。俗语音讹。故变为坼耳。按晋令。成帝元年四月十七日甲寅诏书云。火节度七条云。火发之日。诣火所赴救。御史。兰台令史覆逴。有不以法。随事録坐。又云。交互逴覆。有犯禁者。依制罚之。逴者。谓超踰不依次第。今所云覆坼。亦谓乍检乍否。不依次历履行之。以出其不意耳。今谓董卓为董磔。故呼逴亦为坼。是其例也。

  副

  副贰之字。副字本为褔字。从衣畐声。今俗呼一袭为一褔衣。盖取其充备之意。非以覆蔽形体为名也。然而书史假借。遂以副字代之。副本音普力反。义训剖劈。字或作疈。诗云。不坼不副。周礼有疈辜。并其正义也。后之学者不知有褔字。翻以副贰为正体。副坼为假借。读诗不坼不副。乃以朱点发副字。已乖本音。又张平子西京赋云。仰褔帝居。东京赋云。顺时服而设褔。并为副贰。传写讹舛。衣转为示。读者便呼为福禄之福。失之远矣。

  淫乱乐。按者。非法之曲。不正之音尔。非谓水中黾之声也。又张平子东京赋云。咸池不齐度于咬。而众听或疑。岂谓黾之声乃与咸池相似乎。是知淫乐之声矣。

  恫

  今太原俗呼痛而呻吟谓之通唤何。答曰。尔雅云。恫。痛也。郭景纯音呻哃音通。亦音恫。字或作侗。周书云。恫瘝乃身。并是其义。今痛而呻者。江南俗谓之呻唤。关中俗谓之呻恫。音同。鄙俗言失。恫者。呻声之急耳。太原俗谓恫唤云通。此亦以痛而呻吟。其义一也。郭景纯既有呻恫之音。盖旧语耳。

  洋

  问曰。今山东俗谓众为洋。何也。答曰。按尔雅云。洋。观。裒。众。那。多也。

  略刃

  问曰。俗于砺山出刀子刃谓之略刃。有旧义否。答曰。按尔雅云。剡。略。利也。张楫古今字诂云。古作。一本作。未知孰是。此则砺刃使利。故称略刃耳。

  问曰。俗言湿为。岂湿意乎。何以呼之。答曰。按说文解字云。。骨间黄汁也。字林音丑戹反。然则是骨间汁。故呼湿为耳。不当为裂之字。

  宷

  或曰。宷。寮也。别有异意乎。答曰。按尔雅云。宷。寮。官也。郭景纯注云。官地为宷。同官为寮。此则谓卿大夫因官而得食地。故谓之采地耳。但古之经史采。菜相通。菜蔬字颇亦为采。文采之字多或作宷。非独地也。今之学者见谓之采地字上或加草。便为给地以种菜。更朋于俳说焉。

  什器

  或问曰。生生之具谓之什器。什是何物。答曰。此名原起军戎。遂为天下通称。军法。五人为伍。二五为什。一什之内。共有器物若干。皆是人之所须。不可造次而废者。或称什物。犹今军行戍役工匠之属。十人为火。一火内共畜器物谓之火幕调度耳。

  猱

  或问曰。今之戎兽皮可为褥者。古号何兽。何以谓之戎。答曰。按许氏说文解字曰。夔。贪兽也。李登声类音人周反。字或作猱。诗云。无教猱升木。毛传云。猨属也。笺云。猱之性善登木。尔雅云。猱猨善援。郭景纯注曰。便攀援也。尔雅又云。蒙颂猱状。郭注云。即蒙贵也。状似蜼而小。紫黑色。猱亦猕猴类耳。按郭此说。盖蒙颂为兽。状似猱。又上林赋云。蜼玃飞。蛭蜩玃猱。左思吴都赋云。射猱狿。刘逵注云。猱似猴而长尾。寻据诸说。验其形状。戎即猱也。此字既有柔音。俗语变讹。谓之戎耳。犹今之香葇谓之香戎。今谓猱别造狨字。盖穿凿不经。于义无取。

  绹

  或问曰。蒲州盛酒堈谓蒲绹。何也。答曰。此堈既从远来。运致非易。恐其破损。故以蒲索缠之。按尔雅云绹。绞也。诗云。宵尔索绹。即是其义。此堈为加蒲索。故谓之蒲绹尔。

  貤

  或问曰。今俗重沓布物一两次谓之一曳。两曳。何也。答曰。许氏说文解字云。貤。重次第物也。字林音弋豉反。此则与今所道相当。又诗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莫莫葛藟。施于条枚。义兼训移。音亦为貤。盖为延福其上。亦重次第之意焉。盖假借施字为之耳。司马相如上林赋曰。貤丘陵。亦其义也。俗音讹舛。故转为曳。亦犹轻易之易。鄙俗或为曳音。究其根本。当言一貤。两貤。今语亦有此作俗音者。

  趺

  或问曰。今山东俗谓伏地为趺。何也。答曰。趺者。俯也。按张揖古今字诂云。俯府。今俯俛也。许氏说文解字曰。俯。低头也。太史卜书俯仰字如此。斯则呼俯音讹。故为趺耳。

  俾

  问曰。俗谓听之使去为不使。何也。答曰。按尔雅云。俾。使也。书云。有能俾乂。诗云。俾尔戬谷之类是也。故俗云俾使。疾之曰音讹。若云不使尔。

  底

  问曰。俗谓何物为底丁儿反。底义何训。答曰。此本言何等物。其后遂省。但言直云等物耳。等字本音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左太冲吴都赋云。畛畷无数。膏腴兼倍。原隰殊品。窳隆异等。盖其证也。今吴越之人呼齐等皆为丁儿反。应瑗诗云。文章不经国。筐篚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此言讥其用何等才学见叹誉而为官乎。以是知去何而直言等。其言已旧。今人不详其本。乃作底字。非也。

  刚扛

  或问曰。吴楚之俗。谓相对举物为刚。有旧语否。答曰。扛。举也。音江。字或作。史记云项羽力能扛鼎。张平子西京赋云。乌获扛鼎。并是也。彼俗音讹。故谓扛为刚耳。既不知其义。乃有造掆字者。固为穿凿也。

  欠

  问曰。今人谓物少不充为欠。义何所取。答曰。许氏说文解字云。歁。食不满也。李登声类。吕忱字林并音口感反。今为欠者。本为歁耳。

  木锺

  或问曰。今所谓木锺者。于义何取。字当云何。答曰。本呼木章。音讹遂为锺耳。古谓大木为章。故汉书云货殖传云。千章之荻。谓荻木千枚也。其将作属官有主章署。掌材木。又古谓舅姑为姑章。今俗亦呼为姑锺。益知章音皆转为锺。

  若柯

  问曰。俗谓如许物为若柯。何也。答曰。若干。谓且数也。礼云。始服衣若干尺矣。班书云。百加若干。并是其义。干音讹变。故云若柯也。

  杨

  问曰。俗呼姓杨者往往为盈音。有何依据。答曰。按晋灼汉书音义反杨恽为由婴。如此则知杨姓旧有盈音。盖是当时方俗。未可非也。

  椎

  问曰。关中俗谓发落头秃为椎。何也。答曰。按许氏说文解字云。鬌。发堕也。吕氏字林。玉篇。唐韵并直垂反。今俗呼鬌音讹。故为椎耳。

  问曰。今官曹文案于纸缝上署记谓之款缝者。何也。答曰。此语言元出魏晋律令。字林本作。刻也。古未有纸之时。所有簿领皆用简牍。其编连之处恐有改动。故于缝上刻记之。承前已来。呼为缝。今于纸缝上署名。犹取旧语呼为缝耳。此义与款不同。不当单作款字耳。

  埒

  问曰。今俗监检田亩知其所获。总计大数。谓之埒田。而官文书乃作耒字。其义定何训解。答曰。此谓程试顷亩束数。以知斛斗多少。举其大。故谓之率。而率字有律音。俗语讹替。因谓之埒耳。字当作率。音宜为律力笔反。今人不详本意。为其语涉田农。故用耒耜之字。非也。

  聆

  问曰。今俗买瓦器。以枚敲之。知其全破善恶。谓之为聆。此义何也。答曰。案说文解字云。聆。听也。声类音力丁反。班孟坚幽通赋云。妣聆呱而刻石。左太冲魏都赋云。二嬴之所曾聆是也。瓦破坏者声嘶恶。须一一击而听之。故呼聆瓦耳。字当作聆也。

  谊议

  或问。谊。议二字。今人读为宜音。得通否。答曰。书云。无偏无陂。遵王之谊。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诗云。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讽议。或靡事不为。故知并有宜音。

  名字

  或问曰。今人或称字而不称名。其故何也。答曰。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礼云。子生三月。父始孩而名之。男子二十冠而字。故知先名而后字也。又云。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子于父母是自名。据此益知常所称者是名。非举字也。孔子大圣。言必称名。丘闻有国有家者。丘亦耻之。丘未达。不如丘之好学也。此盖与弟子等言。未有称仲尼者。其七十弟子及春秋卿大夫固并称名。亦不可胜载。至如汉高祖之潜丰沛。人皆谓之刘季。项羽之都彭城。举俗呼为项羽。若其自称。则云。今邦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爰种说其季父盎云。丝能日饮。霍显令淳于衍杀许后云。我亦欲报少君。此皆举字以相崇尚。名则其自称也。历观古人通人高士。言辞着于篇籍。笔迹存乎纸素。在身自述。必皆称名。他人褒美。则相呼字。传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不言讳字也。王父字或以为族。不得用名也。考诸典故。称名为是。

  复名

  问曰。人或有复名单称者。于理云何。答曰。复名单称。乃是流俗之事。苟逐便易。不思立名本旨。且依礼文。二名不偏讳。今若偏举。安得不讳乎。若嫌二名颇多。则举俗皆须为单名矣。至若伯陵称陵。季崱称崱。虽少一字。义或可通。又如长寿称寿。延年称年。求其本义。已有所失。乃有无恤称恤。不违称违。去病称病。弃疾称疾。白黑相反。更相戏弄。隋大业中出勅断单称复名。深得物理。而委巷之徒不晓其意。便谓朝廷禁止单名。其幼少已来不为复名者。辄更加增以为顺旨。曾莫之悟。

  或问曰。今谓小羊未成为旋音祥恋反子。何也。答曰。按吕氏字林云。音选。未晬羊也。今言旋者。盖语讹耳。当言子也。

  草马

  问曰。牝马谓之草马。何也。答曰。本以牡马壮健堪驾乘及军戎者。皆伏皁枥刍而养之。其牝马唯充蕃字不暇服役。常牧于草。故称草马耳。淮南子曰。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蹏。翘足而走。人不能制。高诱曰。五尺已下为驹。放在草中。故曰草驹。是知草之得名。主于草泽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