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感觉已经密集得像肩并肩一样了。”这是说圣贤难得,要隔很长时间才会出一位。假如遇上世间少有的明达君子,哪里能不攀附景仰啊!我出生在动荡的年代,成长于兵马之间,四处漂泊,所见所闻已经够多。但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情投意合的朋友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就算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与朋友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到了养育许多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连自己也变得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己也变得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
世上的人大多有一种偏见:重视听到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事物而轻视身边的事物。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谁是贤士哲人,往往人们也会对他轻慢,缺少礼貌尊敬。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人,只要稍微有一点名气,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的朝思暮盼,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短长,审察二者,很可能远处的人还不如身边的人,所以鲁人会把孔子叫做“东家丘”,而不认为他是圣人。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轻视他,不停他的劝谏,最终落了个亡国的结局,这样的简讯不能不留心啊!
采纳了某人的意见却抛弃这个人,这种行为在古人看来是很可耻的。凡采纳一个建议、办理一件事情,如果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应该赞扬人家,不可窃取他人成果,当成自己的功劳。即使是地位低下的人,也一定要肯定他的功劳。窃取别人的钱财,会遭到法律的制裁;窃取别人的功绩,必然会遭到鬼神的谴责。
梁元帝在荆州的时候,有个叫丁觇的,是洪亭的人,很擅长写作文章,尤其擅长写草书、隶书,元帝的往来书信,全部交给他代写。可是军府里的人都轻视他,对他的书法不重视,不愿自己的子弟学习他的书法,当时流传着“丁君写的十张纸,比不上王褒几个字”的说法。我却非常喜爱丁觇的书法,还把它们珍藏起来。后来,孝元帝派一个叫惠编的掌管文书的的送文章给祭酒官萧子云看,萧子云问道:“君王最近写信给我,还有他所写的诗歌文章书法都非常好,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会毫无名声?”惠编如实回答,萧子云叹道:“此人在后生中没有谁能比得上,却不为世人称道,也算是奇怪事情!”以后听到这话的对人才对丁觇稍稍刮目相看。丁觇也逐步做上尚书仪曹郎,后来丁觇又做了晋安王的侍读,随晋安王东下。等到元帝被杀西台陷落,书信文件散失埋没,丁觇不久也死于扬州。以前那轻视丁觇的人,后来想要丁觇的一纸书法也是不可能了。
侯景刚进入建康(南京)时,台门虽已闭守,而官员和普通百姓一片混乱,人人不得自保。太子左卫率羊侃坐镇东掖门,部署安排,一夜齐备,才能抗拒凶逆到一百多天。这时台城里有四万多人,王少朝官,不下一百,就是靠羊侃一个人才使大家安定,才能高下相差如此可见。
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就沉迷酒色、放纵恣肆,法纪全无。但还能把政事委托给尚书令杨遵彦,才使内外安定,朝野平静,大家各得其所,而无异议,整个天保一朝都如此。杨遵彦后来被孝昭帝所余,刑政於是衰弱。斛律明月,是齐朝抵御敌人的功臣,却无罪被杀,将士人心离散,周人才有灭齐的想法,关中到现在还称颂这位斛律明月。将军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万夫之望而已,而是他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
张延隽任晋州行台左丞时,辅佐主将,镇守边疆,储藏物资,爱护百姓,其威严庄重使得晋州城仿佛可与一国相匹敌。那些卑鄙小人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联合起来排挤他。后来取代他的人,公私不分,将晋州治理得一片混乱,北周军队起兵伐齐,晋州城首先被攻破。北齐败亡的迹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感觉已经密集得像肩并肩一样了。”这是说圣贤难得,要隔很长时间才会出一位。假如遇上世间少有的明达君子,哪里能不攀附景仰啊!我出生在动荡的年代,成长于兵马之间,四处漂泊,所见所闻已经够多。但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情投意合的朋友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就算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与朋友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到了养育许多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连自己也变得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己也变得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
世上的人大多有一种偏见:重视听到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事物而轻视身边的事物。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谁是贤士哲人,往往人们也会对他轻慢,缺少礼貌尊敬。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人,只要稍微有一点名气,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的朝思暮盼,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短长,审察二者,很可能远处的人还不如身边的人,所以鲁人会把孔子叫做“东家丘”,而不认为他是圣人。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轻视他,不停他的劝谏,最终落了个亡国的结局,这样的简讯不能不留心啊!
采纳了某人的意见却抛弃这个人,这种行为在古人看来是很可耻的。凡采纳一个建议、办理一件事情,如果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应该赞扬人家,不可窃取他人成果,当成自己的功劳。即使是地位低下的人,也一定要肯定他的功劳。窃取别人的钱财,会遭到法律的制裁;窃取别人的功绩,必然会遭到鬼神的谴责。
梁元帝在荆州的时候,有个叫丁觇的,是洪亭的人,很擅长写作文章,尤其擅长写草书、隶书,元帝的往来书信,全部交给他代写。可是军府里的人都轻视他,对他的书法不重视,不愿自己的子弟学习他的书法,当时流传着“丁君写的十张纸,比不上王褒几个字”的说法。我却非常喜爱丁觇的书法,还把它们珍藏起来。后来,孝元帝派一个叫惠编的掌管文书的的送文章给祭酒官萧子云看,萧子云问道:“君王最近写信给我,还有他所写的诗歌文章书法都非常好,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会毫无名声?”惠编如实回答,萧子云叹道:“此人在后生中没有谁能比得上,却不为世人称道,也算是奇怪事情!”以后听到这话的对人才对丁觇稍稍刮目相看。丁觇也逐步做上尚书仪曹郎,后来丁觇又做了晋安王的侍读,随晋安王东下。等到元帝被杀西台陷落,书信文件散失埋没,丁觇不久也死于扬州。以前那轻视丁觇的人,后来想要丁觇的一纸书法也是不可能了。
侯景刚进入建康的时候,台门虽已闭守,而官员和普通百姓一片混乱,人人不得自保。太子左卫率羊侃坐镇东掖门,部署安排,一夜齐备,才能抗拒凶逆到一百多天。这时台城里有四万多人,王少朝官,不下一百,就是靠羊侃一个人才使大家安定,才能高下相差如此可见。
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就沉迷酒色、放纵恣肆,法纪全无。但还能把政事委托给尚书令杨遵彦,才使内外安定,朝野平静,大家各得其所,而无异议,整个天保一朝都如此。杨遵彦后来被孝昭帝所余,刑政於是衰弱。斛律明月,是齐朝抵御敌人的功臣,却无罪被杀,将士人心离散,周人才有灭齐的想法,关中到现在还称颂这位斛律明月。将军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万夫之望而已,而是他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
张延隽任晋州行台左丞时,辅佐主将,镇守边疆,储藏物资,爱护百姓,其威严庄重使得晋州城仿佛可与一国相匹敌。那些卑鄙小人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联合起来排挤他。后来取代他的人,公私不分,将晋州治理得一片混乱,北周军队起兵伐齐,晋州城首先被攻破。北齐败亡的迹象,就是从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