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神州移水德,故鼎去山东。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
身留烈士后,迹混市儿中。改服心弥苦,知音耳自通。
沈沦馀技艺,忼慨本英雄。壮节悲迟晚,羁魂迫固穷。
一吟辽海怨,再奏蓟丘风。不复荆卿和,哀哉六国空。
藩镇与羽党,交起而亡唐。嗟哉赞皇公,实为党魁伤。
斯人朋非党,将相材兼良。已筑筹边楼,乃治平泉庄。
白马竟为厄,投身落南荒。公当燕閒日,曾受丹砂方。
富贵而神仙,中道乃偕亡。穷愁下恶水,扁舟岭梅香。
胡为未到潮,说潮神不扬?海气今益昏,接天水茫茫。
时艰思将相,吊古心慨慷。救世即真仙,服食安可常?
冷冷化象潭,金玉飞宝光。
凤双蝶只。花样翻新随意出。宛宛春痕。钩勒巫云作软温。
珠花乞借。琐录斜行菱影罅。证取芳时。玉刻苕华懒窟词。
七十春秋雪满颠,都缘子侄苦忧煎。老人在世无多日,愿乞安心了暮年。
金台游倦初回,兰舟南望遥天表。千尺征帆,两堤断岸,归心萦绕。
波漾轻鲦,岸驱野犊,断烟风袅。问故乡何处,杂花满树,此日莺飞多少。
猛听城头芦管,见皓月、一钩犹小。工愁善恨,装酸捻冷,何时方了。
欸乃数声,晚鸦几点,惊飞林杪。且叵罗笑把,樗蒲醉掷任他昏晓。
老藤百尺盘高空,老树三株藤所宗。藤非缘树不得上,贤才下位将毋同。
藤吾语汝慎厥附,此身要托青青松。不然文梓或香枫,莫随樗栎夸密蒙。
樗栎柯叶徒高大,蝼蚁窟宅鸱鸮宫。藤体虽柔藤性健,嗟彼虫鸟焉能容。
不苟凭依乃足贵,屈伸在已藤犹龙。暮春三月吹香风,花垂天半开紫红。
铜章暂卸得休暇,俗吏忽欲为诗翁。奔走奚奴邀耆老,对花一醉朱颜烘。
藤兮藤兮劝汝一杯酒,我惭无用藤多功。杖汝可以扶颠蹶,服汝可以医疲癃。
裁汝作纸利文字,制汝作铠资兵戎。汝不倚花逞恣媚,论花亦足称花雄。
金绳铁索神纽结,流苏百宝悬云中。满园牡丹不敢艳,下风甘拜如儿童。
壁上画师殁已久,谁能意匠争天工。我友五人尽豪翰,清词丽句相玲珑。
江淹彩笔吾不梦,藤花开落春濛濛。
浓连水色,弄嫩晴,苒苒青遍南陌。别去王孙,愁满天涯,细雨又逢寒食。
销魂最是汀洲路,有翠袖、蘼芜同拾。记送行、此地曾经古道,尚嘶金勒。
珍重,登楼望远,乱红点缀处,还衬游屐。斗罢纤纤,小巷人归,但见烟痕狼藉。
馀香不断,斜阳瘦影,几度蝶寻蜂觅。想昼间、梦绕池塘,好试谢家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