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侍郎归省

吾闻侍郎之父御史祖,阅世如今八十五。飘萧鹤发未龙钟,巉岩俊骨自奇古。

侍郎蚤岁簪笔趋螭头,五朝出入迁擢宠渥稠。往年龙敕推恩出天府,前年鸾诰封秩来庐州。

老亲荣贵重重真罕比,银章金带照耀乡闾里。侍郎官署居南京,思亲只隔长江水。

今春乃上陈情归省章,报可丹诰飞下五云乡。试问此时拜恩感恩意,东流之水与之谁短长。

便理南归旧囊橐,沙头潮退画舫阁。京华相送尽公卿,冠盖追随出郊郭。

是时正值春光明媚春气和,柳条弄色流莺歌。江草萋迷含烟竞驻紫骝马,江花凌乱随风飞拂金叵罗。

酒尽潮来挂征席,想到家乡秪几日。升堂拜舞多弟昆,堂前罗列儿与孙。

歌曲庭闱沸丝竹,宾朋门巷如云屯。大启华筵斟寿酒,欢声喜气倾前后。

齐言灵椿不老南山高,共愿亲龄与之同悠久。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猜你喜欢
野桂香满溪,石莎寒覆水。
爱此南涧头,终日潺湲里。
千山冰雪晴,山静锦花明。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浪依巴字息,风入蜀关清。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欲教垂柳匝池台,寻觅长柯处处栽。待得成阴身益老,攀条能有几番来。

峡内居人种石田,种成蔔瓠待江船。
船头老妪悲声甚,只博茶监不博钱。
偪塞天星近,纷纶世事平。
瘴消原谷长,蝗死岳芝生。
径合迷车辙,宵明误鼓声。
绔寒空数挽,履绽莫深行。
眼看山城老,心经木有神。
燕台六月旧,粤岭一冬新。
色映康衢色,花沾彩服春。
瑞多休更辑,禹甸有穷人。

冉冉年残夜复残。看看徂暑又徂寒。贵人头上难饶雪,贫士门前亦有山。

添老大,转痴顽。不闲何待更求闻。瓶花椀茗家常供,终日醺醺似梦间。

昔匆匆、南楼杯酒,送君到楚江去。河桥怅望行旌远,落日黯然谁语。

帆下处。定木叶猿声,并作篷窗雨。栖迟何许。记凉露飘衫,秋灯上榻,闻雁蓦思汝。

重相见,示我玉溪毫素。眼前无限危阻。巴山一发缠天际,其下剑塘如虎。

飞梦苦。怜大李飘零、青鬓消诗句。乱云苍莽,问白帝西来,荆门东尽,中有几千路。

浥露层层翠作堆,迎风潋潋紫霞杯。小园莫笑秋容淡,犹赚衰慵一顾来。

问先生、丹砂几粒,是谁搓得如许。金膏九转匆匆熟,吹落半天风雨。

颜可驻。君不见、淮王鸡犬云中去。且留小住。待绀发徐生,虬髯更紫,重觅玉京路。

人间世,只有须眉良苦。地黄萝菔相误。黑头自笑浑无用,一任秋霜千缕。

飘弱絮。有多少、北邙年少无寻处。尻轮堪驭。纵亲到神山,便能屈曲,俯首看人否。

丁字床平一足雄,踏云稳坐似凌空。商羊能舞晴天雨,底用劳劳百脚虫。

西子云軿趁雪行,白鸾无力海绡冰。玉京固是朝天路,如此清寒苦不胜。

一曲刘郎发棹歌,欢情未已奈悲何。只今回首空陈迹,依旧秋风卷素波。

结庐当墓近黄泉,苫块将除骨已仙。合院旧僚伤往事,两京新进哭同年。

尚书有表名长在,仆射无儿事可怜。留得几多章疏藁,难兄和泪为重编。

三月四月麦未熟,饿夫扶携领官粟。得粟村墟起爨烟,嫠妇何为道旁哭。

自言幼本名闺妹,父母衣我红罗襦。十七嫁作儒家妇,足迹不出门中枢。

夫亡十指难糊口,连岁凶荒断升斗。县帖纷纷催乐输,大儿枵腹披枷杻。

小儿呱呱怀抱中,身死奚恤愁儿从。昨闻诏书发粟赈,匍匐哀告含羞容。

安得有钱买胥吏,赈籍无名长官詈。踯躅中路不得归,以此悲伤洒血泪。

我闻斯语愁心神,彼司牧者独何人?方看嫠妇泣东陌,又听悲怨来西郊。

石桥架绝壑,苍翠横鸟道。凭槛云脚下,颓阳日犹蚤。

霓裳倘一遇,千载长不老。

屈指重阳,有半月、犹零九日。且停待、今宵月上,宝轮飞出。有客最谙闲况味,无人会得真消息。算何须、抵死要荣华,劳心力。
楼观迥,遥山碧。槽醡小,真珠滴。随分赏、闲亭别圃,好天良夕。篱畔行看金蕊耀,林梢便见瑶芳白。玩春来、夏去复秋冬,尘中客。

商素肃金飙,吹帽又逢佳节。乘兴登临舒啸,玩云林清绝。

高歌横剑志平戎,酒量与天阔。更待醉归开宴,赏东篱明月。

却趁秋旻别九韶,扶胥直下听风谣。
澜翻对酒还终夕,火急催诗在诘朝。
南国更逢陶令菊,西江莫扞楚人樵。
自应幕下文书少,节制如今属汉轺。
旧闻阳翟县,西接凤高山。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少年当效用,远道岂辞艰。迟子扬名后,方期彩服还。
东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厅堂初瓦了,南邻屋宇重修造。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麇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