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宠

远别忧不忘,病别忧其那。病也在汝身,痛也仍在我。

道途历崎岖,风涛恣轩簸。欲留谅不能,欲去夫岂可。

起居饮食间,安得尽帖妥。出入戒垂堂,旦暮亲药裹。

安心是良方,坡老语非左。我生本衰迟,我命亦轗轲。

子行从此归,我去几时果。霜天笠泽帆,夜月枫桥火。

故乡风土宜,见此病亦颇。到家平安书,早寄北来舸。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山寺临池水,春愁望远生。蹋桥逢鹤起,寻竹值泉横。
新柳丝犹短,轻蘋叶未成。还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推枕月微明,登车才五更。啼破千山暝,枝禽三两声。

至人本无心,起灭因众缘。
化尽悲愿在,留形此台颠。
闻名与致敬,获福皆无前。
千年形钵水,宿疾几人痊。
骁雄兖州军,马步余数千。
形呼可摧山,四合如垂天。
老幼十八村,顷刻理无全。
哀鸣寄香火,毁塔投其塼。
盛怒忽惊奔,如有所见然。
等观同形子,岂特此所怜。
我来已再见,童稚亦虔虔。
发火触暗室,青灯已娟妍。
始读壁间碑,妙力隐不传。
颇恨语未工,安得笔如椽。
归路云月黑,涛波隔长川。
溪翁停舟待,相唤声相连。
解缆风泊岸,中流水入船。
欹侧脚不停,竟脱蛟鱼涎。
兴坏如有待,适当使君贤。
定能选妙士,拂尘起熏烟。
昔承灵山嘱,早契少林禅。
丐我形片石,并刻维摩篇。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晴峰乱矗,似丛丛春笋。贴向吴天翠无尽。映澄湖、几幅纯绿柔蓝,纷织处,烟际渔榔隐隐。

断崖横塔后,扪葛攀萝,私路萦纡细如蚓。村鼓正喧阗,赛火成围,雏伶唱、消魂院本。

讶蓦地飘飘绿杨丝,乍小露墙头,一群红粉。

毡拍板,无孔笛。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临机不解,转身又却。

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匡山何崒峍,如拳突中心。万松列岩岫,天蟜蛟龙翔。

若人抱贞节,眄柯日徜徉。微吟息高荫,燕坐弦清商。

茅屋三四楹,萝翠友岚光。谡谡灵籁响,阴阴芳昼长。

采花酿秫米,斸苓充糇粮。何殊陶贞白,结楼居华阳。

有池大如斗,瀰瀰北山下。朝拾五色羽,凤凰浴初罢。

肃舲出郊际。
徙乐逗江阴。
翠山方蔼蔼。
青浦正沉沉。
凉叶照沙屿。
秋荣冒水浔。
风散松架险。
云郁石道深。
静默镜绵野。
四睇乱层岑。
气清知雁引。
露华识猨首。
云装信解黻。
烟驾可辞金。
始觌紫芳心。
行光自容裔。
无使弱思侵。
东风几度客京华,今日飘零天一涯。
无奈刚肠飘竹叶,幸因清坐对梅花。
更长不觉销银烛,寒峭从教透碧纱。
语到前朝行乐处,绿杨深院是谁家。

每从讲易见天心,柳色池塘带雨深。松柏耐寒霜雪后,依然颠木又成林。

阿翁学道已多年,翻使湘灵先著鞭。
为种绛桃三万树,迟予蚤晚洞门前。
孤山扞江口,上有白帝祠。
横视天下险,万流皆俯窥。
古殿锁神物,悲风出阴帷。
天昏瓦栋折,狐鼠亦生威。
优巫日鼓舞,鬼怪生奔驰。
雷霆卷蛟窟,雹火烧松枝。
入户精鬼动,有如阴兵随。
吁哉汉盗乱,海内遂崩离。
赤龙始潜跃,逐鹿过秦时。
公孙奋神剑,定蜀图安危。
陇坻开北户,荆门启东陲。
长驱百万众,日斗天下师。
群豪插羽翼,与汉争雄雌。
两帝不并立,兴亡良可悲。
天运虽有在,圣贤岂无为。
昭皇揽英杰,袭轨奄垂基。
风云共浩荡,千古余寒碑。
威神竟不没,万里震南夷。

客况偏同范叔寒,几多心事上眉端。歌堪当哭狂何惜,酒果浇愁醉也拚。

朋辈飘零知己少,异乡沦落告人难。惓怀故国成灰烬,锦绣江山梦里看。

旅梦醒啼鸟,晴窗日欲斜。
还将多病眼,闲看续开花。

忆昔扁舟访玉溪,满堤花树逐人迷。开笼放鹤雨新霁,倚棹观鱼日未西。

野老醉歌青箬笠,牧儿归唱白铜鞮。鹿门谁道远朝市,风月一湾犹可㩦。

萝屋萧萧事事幽,临风搔首远凝眸。东园松菊存遗业,
晚景桑榆乐旧游。吟对清尊江上月,笑谈华发镜中秋。
床头浊酒时时漉,上客相过一任留。

煮茗宜新汲,栽瓜合旧畦。屋围深涨绿,门向小桥低。

饶得三农趣,聊将万物齐。桔槔声寂寞,细雨鹁鸠啼。

突兀峰峦入翠微,白云如练久相依。
只堪仙子裁春服,曾与君王补衮衣。
风里卷舒还有态,眼前聚散本无机。
一从醉抱山头石,未得从龙万里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