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伯高

共宦关南三见秋,相看政好又韶州。故家乔木今千载,碧嶂清江第一流。

案牍暇时仍阅史,江山佳处更登楼。如今刀笔皆为相,好取功名趁黑头。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
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
绿波碧草长堤色。东风不管春狼藉。
鱼沫细痕圆。燕泥花唾干。
无情牵怨抑。画舸沫楼侧。
斜日起凭阑。垂杨舞晓寒。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深堂杰阁松风鸣,黄梅已过双溪晴。
不知城高乃有此,六月表里冰壶清。
我来蒙师炷香鼎,旋汲溪泉为煎茗。
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梅雨濯江干,江风细吐寒。红亭一杯酒,惨无宾主欢。

天风吹子堕,倏忽送子还。游踪如电影,闪烁太无端。

子曰为官苦,予嗟行路难。各自相慰劳,言言沁肺肝。

与子如林鸟,升沉各羽翰。别子如湍水,东西异波澜。

何如一合并,白首臭春兰。萍散有时聚,云老终还山。

江头风日雨,容易彫朱颜。

香刹依天极,彤云拥地维。龙蟠新赐额,龟负旧刊碑。

金铎鸣风殿,珠幢影月墀。遥瞻晨祝罢,处处蔼春熙。

夕寒风自起,集雪耀中宇。朗月一何速,早巳烂芳醑。

邂逅我兰友,设尊款清语。连翩忽竟夜,悲叹为故侣。

瑶华虽莫折,羽觞时复举。念昔青年日,共矫凌风羽。

啄食九天步,宿必华池渚。中路更险艰,风波各失所。

大明荡妖氛,回光荫衰腐。诸贤既连茹,王子岂羁沮。

馀生实自庆,追念良巳苦。搣促广陵散,怆恻山阳旅。

事谐终合并,感往徒心楚。弃置且安寓,欢娱弄尊俎。

天风吹被芙蓉镜。镜花零落相思影。秋水浸愁魂。空馀血泪痕。

孤灯凄欲断。素幔和愁卷。金缕旧罗裳。依稀鸳与鸯。

秀色罗山列画屏,男生聪慧女娉婷。三苞竹韵琴堂化,管领薰风动舜廷。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

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

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

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

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

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

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

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

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

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

瓶插梅花一两枝,逋仙隐几自吟诗。
北风酿作西湖雪,不顾山童冻得痴。

朱光灼烁照佳人,含情送意遥相亲。嫣然一转乱心神,非子之故欲谁因。

富贵功名等弁髦,何如声迹翳蓬蒿。
倦游正被微官缚,辞禄方知处士高。
华萼向来荣父行,芝兰重见秀儿曹。
寄言护国山头月,莫照山猿夜夜号。

流转人间,判受尽、千回肠断。那得似、皋鱼孝子,伯鸾仙眷。

独立斜阳飞絮满,回看逝水华年贱。问二毛、始见在何时,吾能算。

心何有,有冰炭。置何处,中心乱。且狂歌骂座,自工排遣。

楚泽坠芬明月佩,曲江感赋秋风扇。又浮生、无谓过今朝,从欢宴。

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

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

树杪高亭出,登临足大观。花光迎日暖,石气逼人寒。

一角青山暮,千林落叶乾。凭阑舒远眺,凉月白团圞。

隔院度红腔。细逐宵风转曲廊。四顾无人蛩语歇,微凉。

惜少歌喉啭泰娘。

夜色照瑶窗。酒盏犹温月过墙。雨被蝉琴■住了,梅黄。

又报梅花落楚江。

直从平地矗崔嵬,南向群山斗次来。
尽此半春留客醉,莫愁一日不花开。
水从绿野前头绕,竹向芳菲缺处栽。
目前断鸿天外去,问他更是几时回。

明社忽已屋,犹存天盖楼。愤时当易代,而我复蒙忧。

登眺会多暇,壮怀行自休。楹书未忍弃,留为后人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