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鲤鱼风紧舶来初,唐馆豪商比屋居。棉雪糖霜争购外,人人喜问上清书。
地迩人犹遐,形分神无障。宿昔恺敦情,伊我同微尚。
杯酒数晨夕,倾沥一披向。不孤应有邻,进取思直上。
世网岂能羁,俗情何足量。乐兹气谊真,乃知宇宙旷。
时平欣道泰,官閒密交况。胡然岐路悲,惊闻阳关唱。
探怀共唏嘘,索居独惆怅。野分使星临,云飞游子望。
君行春卉萋,我来秋涛壮。栖栖欲倦游,岁月不相让。
暂息尘嚣驰,聊获形骸放。秋意适歌啸,江光随莽浪。
溯流淮海间,薄停归帆舫。伊人水之湄,跂予河犹广。
蒙密启夕氲,怛忉劳远将。展志驰往篇,缄心询近状。
玄素有同昭,孤抗难独偿。词竟巳缅衷,魂梦为俱往。
秋雨新巳风日清,匆闻剥啄紫门声。出逢麻衣老仙伯,身长七尺双瞳明。
平生学道几半世,一见洒洒心为倾。大道无为返尔朴,自然有路通长生。
我今素发飒以白,宦途久矣思归耕。吴兴山水况清绝,白云满岭堪怡情。
老仙何当从我去,小筑茅屋依峥嵘。还丹已就蓬岛近,笑指尘海寻方平。
难陀已幻登伽女,童子犹参苏密多。正士逡巡不应受,可能分供病维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