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一百首(并序)(录五十首)

氤氲水殿荡朝阳,夜涨桃花锦水香。
珍鸟千行看不禁,自将金弹打鸳鸯。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猜你喜欢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亭宇丽朝景,帘牖散暄风。小山初构石,珍树正然红。
弱藤已扶树,幽兰欲成丛。芳心幸如此,佳人时不同。
诏书一日至,多士竞轩眉。
独有儒林杰,方缠风树悲。
饥肠惟饱学,正口绝柔辞。
从古器大者,於中成就迟。
竹枝苦怨怨何人,
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
愁杀江南病使君。

暮如霜,朝如雪。长与玉颜相接。形影可怜无别。处处同明月。

郎爱无人那爱妾。妾让无人清绝。罗袖为伊开笑靥。

更使能言说。

真人祠殿柏乡边,下马焚香我谒虔。思汉民心今戴宋,密祈兴运早中天。

鳌首高临紫极开,五云长日拥蓬莱。嵩呼曾献君王寿,人日今从帝子来。

宝仗鸣鞭金騕袅,石床御坐锦莓苔。才华愧匪朝阳凤,飞盖华隆喜共陪。

金沙滩上日,潭底见行云。祇有琴高鲤,时时或作群。

笛弄松江明月,蓑披笠泽归云。若话青霄快活,五侯何处如君。

文武承邦式,风云感国祯。王师亲赋政,庙略久论兵。
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四方分阃受,千里坐谋成。
介胄辞前殿,壶觞宿左营。赏延颁赐重,宸赠出车荣。
龙武三军气,鱼铃五校名。郊云驻旌羽,边吹引金钲。
训旅方称德,安人更克贞。伫看铭石罢,同听凯歌声。

半生落拓寄人篱,剩得秋心祇自知。莫笑管城花事淡,笔头还有傲霜枝。

月下归来看未真,乌丝几缕欲生春?莫教缟带随风远,留绾明珠赠洛神。

忆昔江东日,离居吒孟娄。
儒家见君好,谈度偶情亲。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气新。
骊珠惊俗眼,琼树倚芳晨。
大雅今重视,奇才岂易伦。
珊瑚生海网,汗血出天津。
句满脂林卖,名斋雁塔人。
傅经心人圣,用笔意凝神。
射策应先手,藏环定后身。
巨流思待齐,吾道诎出伸。
落魂伤迟迟,依樽笑隐伦。
三年为倦翼,万里作穷鳞。
伏枕思霜橘,归溪兹紫莆。
鸿稀石城信,鱼隔太湖汪。
故宅间多草,空船独采菽。
夜吟酬蟋蟀,暮景叹麒麟。
老恐襟期断,悲怀辙趾陈。
旧峰还似洛,淮水想独秦。
胜地登临数,殊乡梦寐频。
潮吞李白月,花动谢安春。
有兴须相宽,无聊漫自呻。
休疑交契阔,尚觉胆轮力。
远物那堪赠,佳音欲细询。
劳歌因奉寄,题罢更沾巾。

竹林明月低,仆夫戒行色。马上朝回未解衣,携壶走送城东陌。

红尘十载飘客裾,一官湖海誇新除。公门无事足行乐,便道逢人多寄书。

玉堂夜寒别思苦,独对孤灯听残雨。梦里不识云海深,夜夜相将过淮浦。

几度来游几赋诗,又因将命到灵芝。
三呼祝了君王寿,偷眼湖光立片时。

嫩晴庭院,见馀霞散绮,明河清浅。茶沸瓶笙香浥浥,划地凉风似剪。

灯晕孤青、烟摇瘦碧,夜色屏纱淡。井梧坠叶,飞来满纸愁怨。

忽听钿钏声声,隔墙吹度,离思天涯远。闲煞碧阑干外月,逗影潜窥银蒜。

病不禁秋,愁多怯梦,心较痴云懒。无聊吟罢,罗衫泪点犹泫。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檐鹊哺雏时自喜,垄牛舐犊互相嘘。
老妻觑我无他语,欢笑何年得似渠。
西园昔日多游從,回流屡泛户酒空。
前亭后亭草茵软,晓景晚景烟岚融。
角巾萧洒竹林际,履綦来往花际中。
时方偃蕃适四体,不料游宦如孤蓬。
数移五马临大屏,几怅二毛成老翁。
昨去邻封亦甚迩,祇限一水无由通。
锦城此举又远适,流觞雅会何时同。
钱塘山色望不见,稽山况在钱塘东。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