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绍圣初,群英萃朝绅。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
雷霆固难犯,鹓鹭皆丧神。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
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
袁盎当汉代,引却慎夫人。用舍虽异致,万世嫡庶分。
向使李绩辈,将顺恨无门。但谓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陆贽得罪唐,不测几陨身。阳城以死争,久之理颇伸。
不如汉汲黯,同朝有公孙。约议寻即背,巧辞间其臣。
于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
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宛陵风雅手,长篇纪咏存。
嗟嗟此邹黄,袁阳略同群。近则唐与蔡,辈出有弟昆。
赤心要无负,肯受富贵吞。鄙哉贱丈夫,肉食苟朝昏。
倾危不遑恤,是非谁与论。前史岂不载,开卷徒沾巾。
伏读珠玉书,飘飘若凌云。遐追古作者,宁让圣俞文。
顾我亦何人,濡毫来效颦。二贤迹益显,馀波激后尘。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孤亭落照。一片青山宜晚眺。枉渚回波。短棹何人载酒过。
秪愁归去。蔓草寒蹊无觅处。他日重游。记取前溪双树头。
镇日逍遥。过去韶华不可招。幸有还丹大药,绝胜盐梅金鼎和调。
百年过半总劳劳。奔名逐利何时了。慨彼时豪。东门黄犬,徒增烦恼。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朝菌无晦朔,蟪蛄无春秋。人生居短景,百年忽我遒。
佯狂衰凤歌,接舆真吾俦。下士大笑之,乃呼为马牛。
咄咄釜中鱼,焉知水上鸥。仁义一蘧庐,久处将何求?
不如纵远柁,乘老无倪舟。停棹瑶池间,婆娑王母楼。
玉盘红仙桃,一食消牢愁。双成吹云和,劝我竟日留。
俯视蚁垤小,稗海环九州。哀哉涿鹿战,蚩尤碎铜头。
积骸如邱山,血作江河流。黔首为牺牲,功名归彻侯。
我欲和触蛮,独唱莫余酬。饮酒入玉壶,聊与达者侔。
何用学鲁儒,矩步誇纯修。游心无怀天,安识是与不。
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
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老人对节物,昏昏祇欲眠。
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袅袅兮秋风,憀慄在远行。
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
执虚如执盈,执圭如不胜。譬之循墙走,蹜蹜惟恐倾。
圣贤重戒慎,厌斁宁敢生。漏室虽至暗,衣冠对神明。
出门何所见,如接公与卿。安居固无为,如临祭与兵。
尝观庸学传,庶几学斯成。戒慎与慎独,没齿期遵行。
新诗读罢烛频弹,东壁垂光照夜阑。已有声名高谏院,况兼风雅擅骚坛。
心降合作低头拜,病起还思洗眼看。巴客纵能歌下里,其如郢曲和皆难。
比屋无他姓,门宗与世亲。儿童知应客,鸡犬自通邻。
酿秫缘迎妇,邀宾待祀神。风来吹敝栋,时堕曲车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