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要登舟出发了。“酒半酣”一扫离别即愁苦的旧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带给人的一种佳妙的境界,且于东风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种欢快气氛。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
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万点落花”与“一叶舟”相衬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色彩斑斓,春意无限。尾句“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飞花.无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对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全诗三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体展示,极富层次感。在这几个层次中,景物、事态、情感交错复叠,直扑读者,显示出绝句独有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
先生好遁藏幽谷,考槃自乐忘荣辱。朝看黄鹤天际飞,暮见白云檐下宿。
霜后班班柿叶红,雨过青青书带绿。萤窗雪案圣贤书,不惜勤劬终岁读。
每当心领神会处,如见孔颜真面目。信知名教有乐地,何羡轻裘与粱肉。
蜀锦桃绯,湘罗柳碧,紫丁香动参差。消几番寒,东风展尽芳菲。
寻春只盼清明到,到清明、能再多时。算句留、自擘蛮笺,自熨新词。
天涯总少流莺信,但鸦啼鹊噪,略解相思。况是雕梁,难容燕子栖迟。
东栏倚尽斜阳影,有谁怜、鬓已成丝。对芳尊、万种温存,只有花知。
有美区中彦,由来志不群。舟航了吴越,裘马向燕云。
才思庾开府,风流王右军。得时宜玉笋,稽古剩香芸。
果拔英髦颖,遄收翰墨勋。诸公希宦达,半世有辛勤。
奔走空皮骨,跻攀不寸分。夏侯何地芥,郢匠实风斤。
嗟我惭鸥鹭,栖山似鹿麇。偶来询故老,因得友多闻。
湖舫曾秋雨,河桥几夕曛。过从方不散,惨别亦奚云。
俎豆班侯泮,盐絺薄海濆。未论虞廪米,聊乐鲁宫芹。
此日颜应抗,之人德已薰。化炉新鼓乐,学殖重耝耘。
行矣穿黄落,归欤守白纷。赠言将底事,努力在斯文。
小圃初晴风露光,含桃花发满山香。看花对酒心无事,倍觉春来白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