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四韵十六首

不求大道出迷涂,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悴枯。
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猜你喜欢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赋诗谁复待沈香,澒洞乾坤走险忙。
寂寂春光伤感处,瘦来不是沈东阳。
靖节爱吾庐,猗玗乐吾耳。
适野无心諠,吾今亦如此。
纷纷旧可厌,俗子今扫轨。
使君气相求,眷顾未云已。
追随上东岭,俯仰多可喜。
何以况清明,朝阳丽秋水。
微云会消散,岂久污尘滓。
所怀在分衿,藉草泪如洗。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
岂是调羹双妙手,故教初发劝持觞。
凭阑两客怨斜曛,此日同吟只欠君。
江阁虽高犹不见,几重山水几重云。

烟锁凝尘四壁空,青灯欲烬夜溶溶。凉声度竹风如雨,碎影摇窗月在松。

病枕萧条闻永漏,草堂摇落已深冬。不堪酒醒凄然地,抚景怀人意万重。

君不见人生百年驹过隙,何况人生不满百。又不见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烂醉君何辞。天公那得私人物,头上不可扫白发。

所以知章眼落井底花,太白手捉江中月。金莲画炬飞碧烟,赵女起舞踏四筵。

主人劝客连夜饮,似恐明朝非少年。新丰酒槽滴红露,十千一斗亦有数。

为君典却紫绮裘,不惜更脱珊瑚钩。门前杨花如水流,入来愁人风满楼。

将进酒,开君愁。

文车驾四牡,迤逦度层阿。伊人秉朝宪,结绶辞承华。

飞龙御宸极,期运亨以嘉。甘霖雨九天,皇泽被幽遐。

顾念囹圄子,累累诚可嗟。宪章苟不渝,歼戮岂在多。

行哉布天惠,庶以和邦家。

蜀之有眉,有山有江。江大而浚,山形甚庞。是生程公,为国重器。

可处大任,可决大事。凡有措置,凡有施设。坚不可摇,牢不可拔。

所以蜀人,号为铁塔。维公有子,为山阳守。所性所养,质直真厚。

维其质直,不浮不苟。不生巧心,不为利口。维其真厚,不矫不激。

体无邪气,面无邪色。视其气貌,察其动静。可知所养,可知所性。

可知其德,可知其政。质直真厚,故不生事。不为小数,不任小智。

以恕辅法,因法行恕。不烦不苛,不暴不怒。遂使斯民,如行大路。

无险可虞,无伤可虑。肌肤以完,手足可措。奸凶以衰,盗贼亦沮。

父母妻子,邑居田庐。各安其故,各保其居。为政如此,民是以和。

是以可慕,是以可歌。不能歌者,太守之量。可歌可传,可法可尚。

可以容众,可以任重。无适不可,惟上所用。

暂留野次倦征行,差觉山林气味清。
日酿梅酸新雨过,山连空翠淡烟横。
东皋水满梅农事,南国草青回雁程。
拨置文书聊隐几,笙歌一部听蛙鸣。
兰亭仰远风。
芳林接云崿。
倾叶顺清飚。
修茎伫高鹤。
连绵夕云归。
晻暧日将落。
寸阴不可伫。
兰墀岂停酌。
丹缨犹照树。
绿筠方解箨。
永志能两忘。
即赏谢丘壑。
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
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

玉容从此谢空华,小阁游丝护碧纱。宛转曾遮松下扇,清幽谁供佛前花。

蒲团初撤怜春月,贝叶空遗映晚霞。几处香温悲手泽,青鞋倚壁冷袈裟。

忆昔于归纨绮丛,郎家声誉擅江东。肃雍自叶房中乐,散朗仍归林下风。

日暖画楼彤管丽,春深珠箔麝兰通。彩云散后空凭吊,野哭荒郊恨几重。

茫茫天道竟无知,泡影生憎变幻奇。陷虏琼枝方折散,护庭慈竹复倾欹。

剧怜懿范从兹杳,太息旋归未有期。积善门庭偏阨塞,心伤毕竟少良医。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轩裳烦吏职,风物动心期。
清镜开尘匣,华簪指发丝。南宫有高步,岁晏岂磷缁。
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唐虞贵民食,只是勤播种。
前圣后圣同,今人古人共。一岁如苦饥,金玉何所用。
寒泉潄石齿,淅沥鸣瑶琴。
坐来毛骨清,分明太古音。
相思迢递隔重城,鸟散阶前竹坞清。
定拟秋凉过南崦,长松石上听泉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