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耳冷清谈倏半年,渴心如忆岭头泉。自惭托迹多南北,无复从游学圣贤。
莫谓卑飞托斥鴳,已全高洁慕鸣蝉。荒凉不厌幽居趣,假道何妨试著鞭。
衣香阁敞倚清尊,手检虬髯传细论。匕首千金珠十斛,青衫红粉话中原。
月落晨渚前,鸡舞春樯侧。榜人起蓬垢,折薪候炊食。
疏树发东光,熠熠汎水色。关吏始通津,起柁指乡域。
揽衾渺余望,垂鬓深不测。浩歌忽以仰,夷犹羡双翼。
铜铺蚀月月不流,晓星对户如凝眸。此时灯影薄于纸,金鸭炉中瑞烟死。
东家西家蒙蝴蝶,孤客夜长闻落叶。何当反影入潭底,唤起老龙吟海水。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楼外堂前沼引溪,楼中充栋青云齐。半年恭默开群藉,学礼无穷但学诗。
青天无数。白天无数。绿水绕湾无数。灞陵桥上望西川,动不动、八千里路。
来时春暮。去时秋暮。归去又还春暮。人生七十古来稀,好相看、能得几度。
四百年前旧里门,扁舟经过惨离魂。道旁瓦砾馀荒市,劫后荆榛蔽废村。
游宦已抛三径去,先畴曾有几人存。伤心谱牒无寻处,空见前途战垒屯。
蓟门昨夜雨如倾,潞渚朝来波浪惊。自是虚舟能独往,商船持重不堪行。
金鸡振晓声,奋翮千仞上。华堂春满时,佳景孰来访。
滩高水急吼素秋,雷风动地舟人愁。东去潮阳沧海接,应看此水作平流。
不是风兮不是幡,活人只在笑谈间。面前坦坦平平路,背后重重叠叠山。
古寺幽深一径通,落花流水小桥东。松巢老鹤三千丈,云绕仙坛十二重。
我欲息机聊同榻,僧归无语但闻钟。从今识得桃源洞,暇日还来觅旧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