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阮亭东归时予亦有归志

青山约略有前期,犹听骊歌乱客思。少折都门东去柳,霜条留待我归时。

高珩
  高珩(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孙,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有《栖霎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孤策迟回洛水湄,孤禽嘹唳幸人知。嵩岳望中常待我,
河梁欲上未题诗。新秋爱月愁多雨,古观逢仙看尽棋。
微眇此来将敢问,凤凰何日定归池。

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令弟佐宣城,赠余琴谿鹤。谓言天涯雪,忽向窗前落。
白玉为毛衣,黄金不肯博。背风振六翮,对舞临山阁。
顾我如有情,长鸣似相托。何当驾此物,与尔腾寥廓。

关城榆柳乱鸣蝉,晚浴蕃儿饮马泉。不去平芜惊雁乳,天涯音信雁能传。

鷤鴂一以鸣,芙蓉不可托。天津泻其波,蟾蜍久寂寞。

黄鹄正号呼,羽毛半凋落。离离蛸蟏织,唧唧野田雀。

八风不动籥,元气亦无橐。白云一朝枯,仙人足安错。

山空木叶落,万籁皆商音。天外度征雁,东篱菊摇金。

茅屋数椽小,郁郁松径深。游客远相过,趺坐鸣瑶琴。

幽怀聊共写,对酒且论心。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
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同是天涯流落客,君还先到襄城。云南关险梦犹惊。记曾明月底,高枕远江声。年去年来梦渐老,不堪苦事功名。倾开怀抱酒多情。几时同一醉,挥手谢公卿。
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博山香底坐*仙。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紫微朝罢下天关,稳跨青鸾落世间。两袖春风何处去,洞庭东畔有三山。

昼长无事簿书闲,未午衙先散。一郡居民二十万。报平安,秋粮夏税咄嗟儿办。执花纹象简,凭琴堂书案,日日看青山。

两山阨一峡,几丈落寒水。蜀滩春涛壮,吴江夜潮起。

静听得天韵,冥参洞玄理。遽得还末能,淹回成自喜。

幸兹有台亭,绿荫极清美。霏霏林香生,郁郁山光委。

本非尘土胸,偶此一流憩。所闻尽心闻,我耳毋烦洗。

想遍当初意。的是三生事。一榻浓香,半窗明月,怎生忘记?

到而今、旧梦转荒唐,问神山何地。

别去真儿戏。点点何曾遗。只这春衣,泪痕和酒,酒痕和泪。

欲更衣、生怕浣衣人,且和衣昏睡。

野径菊仍好,村垆酒亦嘉。未应今日蕊,便是背时花。

心在家千里,身犹客九华。官程难久驻,风雨暮山斜。

乍寂寞。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布袋打开,拄杖拈起。
去也由你,住也由你。

十年乡国耳才人,秋水江南入梦频。作宦一时推古直,论诗隔世有前身。

泰山之水环山来,阴崖汩汩逝不回。陡然一落不复见,渴马立壁空崔嵬。

济南城西天下绝,珍珠金线交横发。伏流到此倏复通,平地跳出三白龙。

初疑风雨至,万籁翻空波撼地。继若骊宫倾,珠玑瑟瑟腾光晶。

雷奔箭激不可以逼视,夭矫势欲升天行。其旁有高楼,缥缈如仙灵。

流丹百仞映涯涘,飞沫万点喷檐楹。挥手倚楼坐,对此可以倾醁醽。

吾闻匡庐瀑,天绅倒挂双峰麓。又闻太华顶,绿净红酣池万顷。

未若兹水虚可惊,倒行逆出相喧争。乘风我欲破空去,转恐平地洪涛生。

天命狂胡然未然,腥风吹满汉山川。两厓身任纲常去,万死精悬日月边。

荒冢谩歌华表鹤,游人长恨洛阳鹃。只今应与西湖鄂,来往旌旗度紫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