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以“记”字领起,气势较为开阔、笔力劲峭。写他前年冬季赴北写经的旧事,展现了一幅冲风踏雪的北国羁旅图。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三两个“南人”在那枯林古道上艰难行进。“此意悠悠”此句虽简,然则写出他内心无限的忧思。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旧事重提之后,续写北地回归之光景。江表,指江南。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西。此两句谓自己虽已回到南方故土,屈辱经历也过去,仍只能老泪洒落、无欢可言。南归以后,自己与尧道分处杭、越,音讯久未通。“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点出为何不致书问候。并非不想题诗赠友,但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致来。因西风吹打而飘散的片片红叶上,似乎处处都写满了“亡国”两字。不忍在上题诗,怕引起浓浓愁情。请老友给予谅解。开头这两韵五句,其意境苍凉阔大,有“唐人悲歌”之慨。着实为全词增添了一点“北国型”的“壮美”之感。“短梦依然江表,……落叶都愁。”随即音调多么缠绵低回。这是作者善于“一气旋折”的高妙本领。
“载取白云归去”则从眼前的离别写起。故人之访,给作者多少欢乐、慰藉和温暖。故人又要回去。面对此景,作者当然又会感慨生悲。“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写出了自己与他两情依依之感。“楚佩”借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的典故。“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当然所赠之物,只能是一枝芦花。这里表现出赠者零落如秋叶的心情。他以芦花来比己“零落一身秋”的凄况,饱寓着他生不逢时痛感。这里“折苇赠远”,笔调不凡,写意深刻。“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而故人既远,“野桥流水”附近也能招集到三朋二友,但终非沈尧道、赵学舟之类故交了。“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惆怅寂寞只能靠登楼远望排解。但余斜照的景色,只能徒增伤悲。所以顿又缩回了脚步!
全词先悲后壮,先友情而后国恨,惯穿始终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词气”。使读者极能渗透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写身世飘萍和国事之悲感哀婉动人,令人如闻断雁惊风,哀猿啼月。
故乡风景梦依然,鱼浦窗西兔岭颠。谁道不归归未得,芙蕖窗下抱愁眠。
山人自号大卢君,绿茗清泉卧白云。笑杀餔糟啜醨客,尚留名姓世间闻。
蔡州风雪昆仑月,奇功半由昏夜。闲道衔枚,乘虚破竹,旂鼓真从天下。
纵横阵马。剩百骑穿营,锦帆兴霸。力洗妖腥,大河奔浪势倾泻。
东南数年格斗,劫灰犹未净,搔首嗟讶。白骨云屯,黄金土掷,安得江山清暇。
公真健者。使十万么么,望尘惊怕。特将纷纷,战勋谁继也。
尔雅自姬公,蒐讨穷大块。后有山海经,所言同志怪。
荒略何从稽,于说亦荑稗。乃知天地间,赋形各万派。
若非域外游,直犹等聋聩。巡方绣衣行,几及扶桑界。
东溟凌沧波,惊涛历澎湃。既至振纪纲,问民轸病瘵。
闻见往往殊,耳目为一快。其中植物繁,罗列登市卖。
五色烂然陈,厥状难尽话。细文如锦章,粗文如方罫。
枝叶非寻常,异味皆可嘬。召工写此图,摹仿在公廨。
碧绿与丹朱,肖真事挥洒。称名复辨种,按之悉能解。
我生里闬间,未得广行迈。多识惭古人,拘墟徒自絓。
晴窗试展看,意旷若脱械。虚名玷使星,愿无远弗届。
一榻无尘四顾清,晚风凉似雨初晴。庭花解笑升沉事,梁燕疑谙故旧情。
疏瀹此心临水近,卷舒随意看云行。清谈莫是清吟好,不误苍生自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