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从形式上看是“旧瓶装新酒”,借西湖观感这一旧话题抒发亡国之痛烈心情。《艺衡馆词选》引麦孺博云“亡国之音哀以思”。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评是词为“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
上阕起句写春深美景,平和舒缓。“接叶巢莺,平波卷絮”,从写景起笔,用平缓的笔调写出了春深时景。张词的头一句就化用杜诗“接叶暗巢莺”。在密密麻麻的叶丛里,莺儿正在以歌表意“平波卷絮”写轻絮飘荡,被微波卷入水中“断桥斜日归船”“断桥”,一名段家桥,地处里湖与外湖之间,其地多栽杨柳,是游览的好去处。张炎在这里写的,正是抵暮始出的“归船”。游船如旧,而心情已不再。笔锋一转,“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点出良辰美景仍在,却是春暮时刻,未几花将凋谢,只好静待明年了。“春逝”的哀感弥漫于胸,只好挽留春天。“东风且伴蔷薇住”,意思是说:东风呀,你伴随着蔷薇住下来吧。而蔷薇花开,预示着春天的即将结束。“到蔷薇、春已堪怜”,春光已无几时,转眼就要被风风雨雨所葬送。“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尽管春天尚未归,西泠桥畔,却已是一片触目惊心的荒芜。笔意刚酣畅,却又转为伤悲。西泠桥是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但现在只剩下“一抹荒烟”,今昔对比之强烈,已触着抒发亡国之痛的主题了。
下阕起笔令人一振。“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韦曲”唐时韦氏世居地,在长安城南,“斜川”位于江西星子县,陶渊明曾作《游斜川》诗,这里指西湖边文人雅士游览集会之地。“苔深”、“草暗”形容荒芜冷落之状。当年的繁华风流之地,只见一片青苔野草。昔日燕子也已寻不到它的旧巢。而且不光如此:“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此二句既说现在的倦怠失意,又点出自己从前的身份:贵公子和隐士。“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张炎此词用鸟声结尾,这就使词有凄切哀苦的杜鹃啼泣之声,余音袅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堪称“郁之至,厚之至”。读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张炎是一个婉约派的词人,追念故国之思不是直接倾泻而出,而采取不直言的手法。借“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此词章法谨严,有自然流动之势,只是词文过于蕴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思想的软弱性。
九重城阙凤凰楼,金碧觚棱晓日浮。和气已从天上落,寒乡莫赋畔牢愁。
迥无江左管夷吾,谁复能称晋宋书。运本关天聊尔耳,力能盖世复奚欤。
百年草草云龙地,四海悠悠法象庐。曾向钟山酹芳草,至今心死及菑畬。
炎光销玉殿,凉风吹凤楼。雕辎傃平隰,朱棹泊安流。
金华妆翠羽,鹢首画飞舟。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
腾声翻叶静,发响谷云浮。良时时一遇,佳人难再求。
一入清凉境,不知有炎热。山深云气浓,松茂月痕缺。
烦涤阴涧风,寒生幽崖雪。坐久身心间,禅镫半明灭。
既远红尘网,复遇青莲舌。相与谈空空,性真亦了彻。
清明既鬯,大孝乃熙。天仪睟怆,皇心俨思。既芬房豆,载絜牷牲。
郁裸升礼,鋗玉登声。茂对幽岩,式奉徽灵。以享以祀,惟感惟诚。
敝帷皴裂不须憎,秘有麟胶欲自矜。妇拆海图供补未,儿眠秋雨蹋穿曾。
长饥絮虱生涯换,易饱书鱼食料增。从此梅花通梦寐,夜窗凉月浸层层。
阳春有脚渡江来,庶汇丰昌入化裁。坐抚琴弦臻上理,手持玉尺较群材。
得时桃李成行喜,失业萑蒲泣罪哀。一念慈祥新万象,君山佳气郁城隈。
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
诗人世每谓多穷,我道穷时诗乃工。请看后世流传者,多在忧愁愤激中。
我师聪明由夙慧,髫龄解字传三岁。家贫母病苦备尝,针黹馀閒爱文艺。
于归家是紫薇郎,遇天得所传书香。兰闺联句春方暖,式旦趋朝日正长。
酸风忽折鸳鸯草,兰芽况复霜前槁。偏将薄命付伊人,坐使红颜速衰老。
天长地久恨迢迢,大节松筠特地昭。冰雪名篇人比洁,归真取字意殊超。
触境生情每言志,一编写尽平生思。不道风云月露词,纯以性灵追六义。
我幸身居弟子名,执绖问字早心倾。夜读清诗刚掩卷,秋高月朗碧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