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项王庙壁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 “三章”句: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进入秦川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沛:水多,此为沐浴的意思。秦川:指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②“入关”句:指项羽火烧阿房宫。
③“玉玦”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范增三提玉玦,暗示项羽起伏兵杀掉刘邦以除后患,但“项王默然不应”。
④“鼎上”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⑤“垓下”句:指霸王别姬。
⑥定陶美人: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故称。

鉴赏

  中国文人喜欢在诗中臧否人物。王象春这首诗,就对项羽、刘邦这两位大人物作了一番评说。

  项羽、刘邦当初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都是有野心的人。照司马迁的记载,他俩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见了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见了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虽然一个藐视,一个艳羡,目标却都是自己想当皇帝。后来果然为了天下,龙争虎斗,打得个昏天黑地,野心得遂,小人物也就进入了“大人物”的圈子。在这场争夺中,刘邦胜了,项羽败了。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中国,自然会为胜者送上无量赞歌,对失败者则大抵少有好话,能像司马迁那样把项羽列入《本纪》,还有不少赞许之辞,就算很不容易了。王象春从功业的成就来观察,以为刘邦能去秦苛法,约法三章,如天降甘霖,深得民心,可谓真龙;项羽勇可称虎,但入关后只知掮枪绰棒、纵火劫掠,不懂收拾人心,只是一介莽夫,终较刘邦逊色。

  这一评论虽很简洁,但未有新意。不过,王象春的刘项比较论还有后面两层意思,读来就颇不俗了。

  一层是从人格上比较。鸿门宴上,范增三提玉玦,暗示项羽起伏兵杀掉刘邦以除后患,但“项王默然不应”。他堂堂做人,宁可一刀一枪在战场决胜负,不愿意在背后搞阴谋诡计。刘邦不同,当项羽把刘邦他爹绑在砧板上,威胁刘邦退军时,刘邦竟完全不以老子的安危为念,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我们曾约为兄弟,我老子就是你老子。如果你想把你老子煮来吃,请分一碗肉羹给我尝尝。完全是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两相比较,论人格,王象春以为“项王真龙汉王鼠”。中外历史上,政治家都是玩弄诡计的高手,翻云覆雨、朝令夕改、弄虚作假、背信弃义,是家常便饭。成功了,这一切都可以当作灵活的手腕儿载入经典。如果失败,自然另作别论。项羽勇猛,不擅诡计,终于失败,但王象春以为项羽的人格高于刘邦。这样的评论,就有点意思了。做人,总要讲点人格,如果不讲人格,整日玩弄些阴谋阳谋,虽然得了天下,可称枭雄,也难得到人们心底的尊敬。

  再一层是从人性的层面作比较。他选择的切入点是刘、项同自己心爱女人的关系。男女的情爱,应当是人性的至洁至纯。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正是说的从情爱之深浅可以窥探人性的真伪。一个人如果为物欲、权欲所迷,便不会有真正的男女情爱。即或他们养小妾、包二奶也曾信誓旦旦,一朝同物欲、权欲的利益相左,山盟海誓的女人便被弃如敝屣,成为他们的攫取私欲的牺牲。“垓下美人泣楚歌”是说虞姬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京剧《霸王别姬》中项王不舍,虞姬自尽,被梅兰芳演得缠绵悱恻。但在《史记》中只说项王“悲歌忼慨”,“美人和之”,然后项王“泣下数行”。“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怎么来安顿你呢?”怎么安顿?没见记述,只说他带着八百从骑突围走了,看来是把虞姬丢下没管。后来的《楚汉春秋》说虞姬有和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看来是出于假托,就像京戏里写虞姬自刎在先,项王突围在后一样,不过是后人以为应当如此罢了。“定陶美人泣楚舞”,是说刘邦的宠姬戚夫人的。戚夫人是定陶人,恃宠固位是这类女人的毛病,戚夫人也不能免,所以缠着刘邦要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刘邦也曾答应过,但因张良设计,为太子找了几个出色的保护人,使刘邦不敢另行废立。于是,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成,动不了了。吕后真是你的主子了。刘邦是否真是因为有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就不敢有所动作,姑置勿论。他的这一举动是否有利汉室也暂不讨论,但明知吕后狠辣,戚姬命运堪忧,却不做任何安排,只是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戚夫人“嘘唏流涕”他也不管,自顾自走了,那薄情也同项羽差不多了。后来戚夫人母子都惨死于吕后之手,刘邦是不能辞其咎的。从人性的角度看刘、项,王象春以为二人都是“鼠”。

  王象春(1578~1632)明末诗人。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猜你喜欢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仿佛烟岚隔,依稀岩峤重。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
寄语武陵仙吏道:莫将征税及桃花。

武昌江上覆舟时,天道悠悠莫可知。总是人间不成事,廿年重活更何为。

东风吹浪碧粼粼,君去分司正值春。闻说为关非旧日,却思省试是比邻。

官曹正对芜湖好,饮兴初尝采石醇。若遇经过烦借问,行船多有洞庭人。

苑外楼台绕狭邪,雪中歌吹竞繁华。丽人对舞明珠佩,侠客争驰白鼻騧。

自怜成永感,那得再晨昏。挂壁遗容在,纫衣密线存。

秋霜心易怆,春雨恨难论。一脉书香远,相传子又孙。

老子平生不好谀,莫教猿鹤费分疏。
只消题作南山墓,种竹一庭梅百株。

悲风吹不歇,孤月近为邻。世上亦寥落,何如山鬼亲。

猛士当用怯,睿夫须守愚。卑卑固难踰,皎皎终易污。

物情多倚伏,天道有盈虚。达人会其理,厌丰而喜臞。

声华屏观美,神明希内腴。韩彭赴菹醢,千古一长吁。

君看斋中客,平平跻坦途。清风来竹牖,明月在蓬庐。

长歌发金石,此乐复何如。

白日金牛洞,青云丹凤楼。思君不可见,新月上帘钩。

阳和遍岩谷,猗兰发初芳。幽姿不自媚,随风忽飘香。

宁辞雨露恩,感此岁月长。愿随郎官握,得上中书堂。

不惭山泽姿,高贵比金张。灵芝在宣室,岂独怀沅湘。

慧驱茅塞开心地。气养氤氲纯粹。三奇聚鼎,炎炎火里,丹花吐瑞。

海底上清吹。异香喷、芳炎肥腻。被木童拈弄,飞行无碍,宝光衬,彩霞炽。

奥室清凉常媚。廓胸襟、冰霜光被。烟消火灭,云收雾敛,顿成不二。

头角逍遥,事混河沙,光尘不异。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

宝塔新成据上游,故邦形胜自遭周。不缘长者黄金布,那得祇园绛气浮。

乍听琅珰虚白月,偶来钟磬静丹丘。尘机坐久都消尽,会见天花十二楼。

一带渔家住海边,乌鱼捕得庆盈船。正头肥美回头劣,入市人人问价钱。

连廊四注塔中起,五月殿阴作商气。竹床午枕耐睡魔,宝铎天风吹佛事。

小冠捧腹绕檀栾,坐隐应迷日下山。骑马归来还执热,蚊雷虺虺满人间。

生涯霜鬓里,旧宅阆溪旁。瑶草为谁绿,辟邪应自香。

大车声槛槛,君子志阳阳。何日骑鱼去,携孙看海桑。

淡日凉风雨乍收,赐金田畔纵遐游。数声渔笛閒听罢,人意清和泉石幽。

旧雨荒凉滞草堂,相思入梦泪千行。难凭玉镜留华发,欲挽银河洗醉乡。

露湿萤干交节冷,儿饥女瘦话愁长。迢迢此夕人何处,好是秋来易断肠。

一杖入丛箐,春泉处处生。
岩侵湖墅近,崖豁海门平。
云径分樵出,风林带鸟倾。
盘回千嶂尽,下界一鸡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