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青灯字字愁,犹能宅胜复栖幽。要追野叟田夫辈,愿作渔乡橘里侯。
蚤取科名辞举业,来陪散吏入诗流。小孙勤苦童蒙训,未解知名杜若洲。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倦客厌卑栖,白日坐飘忽。呼我同舍郎,缓策扶勃窣。
缘山得人家,附影蔽深樾。湖水一镜明,梅花千树发。
扶疏弄清影,仿佛见罗袜。凄迷香雾中,身已在月窟。
穷探意未已,取径无诘屈。谁家歌舞园,花乱竹复密。
御史投绂馀,课竖种梨栗。吾曹不解事,尚此学操瑟。
当从汉阴人,抱瓮日搰搰。
诸母各明达,今惟罗母存。亲见事大母,辛劳世所难。
卧起劳扶掖,动作劳周旋。寒燠劳早觉,饥饱劳先关。
顷刻不可离,母女如一身。母食女乃馂,母寝女乃眠。
床有被与褥,厨有粥与饘。一一女手治,否则母不安。
母病不知苦,惟觉女益艰;母愈不知乐,惟见女转欢。
母活女手中,如是凡数年。既寡行愈高,教女兼抚孙。
深入德育理,默化若有神。蠢者失其昧,顽者弃其嚚。
不煦彼自柔,不怒彼自驯。迁善竞自媚,改过且不悭。
日迁于上流,孰知所由然。前年自济南,奉迎来海滨。
家人未闻道,朝夕使相亲。上下知敬爱,莫能窥其端。
今年忽思归,有庐依为山。山兜连巷尾,儿时所往还。
往事不可思,思之在目前。诸母与吾舅,谁言谢人间。
吾母行第四,厌世早生天。或言胥似母,此事谁知焉。
作书启罗母,秋风幸回船。随遇傥可安,聊欲营一椽。
细询吾母事,书之为长篇。当令天壤间,矜式诸母贤。
捧砚亭亭列十眉。云涯暂驻绛纱帷。苕华名姓好谁题。
香艳别开金石例,纤秾如见燕环姿。僧弥团扇可无诗。
白蛤桃花香,野菜肥如菘。挈瓶贷隣酒,坐此朝阴中。
西轩延明曦,东壁犹濛濛。青虫似初蚓,延缘上庭芎。
为爱一瓣花,飞到隣园红。隣园多菉竹,亦有千尺桐。
娟娟么翠翎,入画宜屏风。静来警微醉,故作弦语通。
出门眄坰陌,寸意协万同。一绿与天蔽,密至翻疑空。
但觉枯朽间,其致皆瀜瀜。还归更浮酌,匪我谁夷冲?
吾闻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连冈叠嶂如游龙。金鳌屹立东海上,东汾更在金鳌东。
开元谪仙好孙子,宦游卜得佳山水。读书闻有宋诸郎,遗爱尚传唐刺史。
古人不复作,悠悠令我思。至今东汾月,挂在珊瑚枝。
我来豫章城,邂逅龙门客。示我东汾之画图,丹霞翠雾仙凡隔。
安得与子骑鲸鱼,拾得东海明月珠。试问蓬莱花鸟使,弱水清浅今何如。
滔滔无问说,只为太亲切。有谁曾共闻,山河齐漏泄。
浮葛仙翁去不回,空遗玄像粤江隈。嵩山此日归陈迹,勾漏何年变劫灰。
天上朋游联剑舄,人间香火共亭台。崇贤忽动幽栖想,奈蜕尘缘未有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