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圣庾县丞之官泉南

漫郎老猗玗,紫芝于蒍于。
二元皆国器,位卑德有余。
嗟公有祖德,官况复不如。
平生卑引大,英爽凌太虚。
胸中有武库,罗列千卷书。
攘臂班马间,岂但突黄初。
谓宜在妙龄,持橐承明庐。
何为沉下僚,蹭蹬青云途。
三谓南遭选,雪霜稍侵须。
又佩墨绶去,不得黄纸除。
怜公批敕手,乃判税与租。
阅世悟休戚,胜负如枭卢。
达人自通脱,於何较锱铢。
平治不平气,俛仰自走趋。
刚忍素所遇,时乃烈丈夫。
南安极南粤,控带荆与吴。
南涯即沧海,北渡竟重湖。
回首望嵩颍,邈焉天一隅。
南州例卑湿,海错富虫鱼。
作客万里外,善保千金躯。
加餐慎兴寝,三年赋归欤。
故园有老伴,林下要为娱。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雾隐平郊树,风含广岸波。沉沉春色静,惨惨暮寒多。
戍鼓犹长击,林莺遂不歌。忽思高宴会,朱袖拂云和。
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
喧哗少所便,寂寞今有味。
空山花动摇,乱石水经纬。
倚杖忽已晚,人生本何冀。
柑花开密玉璘琱,香转薰风满坐闻。
摘得一枝参鼻观,不妨终夕醒余醺。

银蒜钩帘宛地垂,桂丛乌起上朝晖。枉将玳瑁雕为押,遮掩春堂碍燕归。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暂维沙舸憩兰皋,为访金陵旧吏曹。南雁独冲淮甸雪,北风遥送海门涛。

尊开子夜情俱洽,赋入阳春调转高。起舞对君还照影,笑看吾鬓已刁骚。

姑溪来几日,两度见生朝。
亲旧三年隔,乡关千里遥。
梅还开旧树,柳更长新条。
只有双蓬鬓,天公不见饶。
扫尽风云,绰开尘土,落得半丘藏拙。青松为盖,白石为床,一切物情休歇。几度蓬莱,布袍长剑,闲对海波澄澈。是谁家、酒熟仙瓢,邀我共看明月。归去也、玉宇寥寥,银河耿耿,铁笛一声山裂。三花高拥,九气弥罗,缥缈泰清瑶阙。手把芙蓉,凌空飞步,今夜几人朝谒。便翻身、北斗为杓,遍散紫瓯香雪。

春恨拚教柳带长。朱颜贪耍醉霞觞。临风临水笑双双。

欲洗儿容争采摘,却随蝶梦尽飘扬。爱他娇艳柰他狂。

抛尽明珠,听乍歇吴歌,碧天无际。花开并蒂。正白雨才过,红妆如洗。

似此织就云裳,隔重重烟水。鸾镜底、玉立亭亭,鸳鸯料谙情味。

皎皎不染污泥,试凌波刬袜,香尘微起。银塘月坠。

料此际、仅许个侬双倚。为问一捻冰魂,者夜凉知未。

但剩有、宛转情丝,缠绵自理。

一滩高五尺,十滩高五丈。行尽铜溪四百滩,铜厓应当白云上。

厓上还有千万山,一重高出一重颠。待到铜厓望乡国,始似从此看云閒。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樱桃绽。心随飞鸟去悠悠,白发红绷眼中见。

万里真成一梦游,茗山重认雨中舟。桐花落尽春风老,杜宇催人坐白头。

大王气盖世、力拔山,七十馀战龙蛇间。得人为霸失人虏,有妾如花无死所。

夜寒苍苍星为高,不惜倾身帐中舞。大王恩深浅东海,青血荧荧春草在。

当时早化剑双飞,四面楚歌那慷慨。芒砀山开五色云,雌雉竟与雄鸾群。

呜呼后世乱纷纷,非君择臣臣亦当择君。

藻池岸匝水仙开,满面香飘玉蝶梅。遗事罢书山馆寂,鼠狼行过雉鸡来。

粉墙朱户旧婆娑,今日重来满绿莎。恋恋绨袍知己少,纷纷纨裤少年多。

看灯深巷思行乐,呼酒长亭忆醉歌。惟有河南桥下水,儒冠依旧照嵯峨。

河水清瀰瀰,照见远树枝。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功成刻楮谩三年,技拙空惭不可传。
晚事韩门称弟子,终期幕府颂燕然。
相看霜干寒犹在,未许兰膏明自煎。
祭灶乞邻端有志,只愁多指费囷廛。
寂然数椽下,独耀一宇内。
脱落山水因,妙出仁智外。
君看鉴中事,作止本无碍。
年来识坐忘,唯余照心在。
纸帐梅花自一真,小窗对语坐无裀。
诗家供给惟风月,病与诗疏始觉贫。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