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盛炎节,多雨变凉候。繁柯滞层阴,衣夹卫形瘦。
隔岁南朝寺,竹林敝晴昼。虚窗度涧羽,元偈咨神秀。
别来运忽周,念注迹如觏。石上闲清飔,烟中翳遥岫。
远怀清净子,篱扉复谁扣。
过黎阳而遂西兮,烦嘉友之临饯。道踌躇而屡顾兮,忽背驰而不可挽。
幸介弟之勤我兮,守权舆其益坚。人情岂其恶逸兮,虑我脩涂之易倦。
粲高原与平隰兮,冰雪凛其同践。山负石以当径兮,泥飞屐以相溅。
喜招招以卬涉兮,又风涛之交战。几四载之皆乘兮,初不悟其巳远。
亦既降乎庐阜兮,县尹告以舟办。谋不主于云梦兮,果若大江之为限。
分渚陆之异遵兮,弟亦曰予将返。试往阅于千帆兮,前车近其当鉴。
挟忠信以临深兮,犹一觇而色变。爱我者于是而委去兮,吾然后知所恃之惟天。
宁戒惧之遂忘兮,托命于南公之鸡犬。舍亲戚与坟墓兮,初岂以易刍豢。
抑甚珍其所怀兮,每欲弃置而未忍。行四方以经营兮,膂力犹幸其可勉。
荆又用武之国兮,庶几少施乎吾辩。至天性之燥湿兮,盖终身陋巷而不厌。
非将老无闻之为病兮,且安往而不乐其贫贱。独夫人之信此兮,跂予望之而不之见。
秋兰何时其可致兮,聊以报乎足茧。
吾乡本仙窟,石井尤奇特。民物生其间,古来盖千亿。
惟师与我家,所居共阡陌。少小初无殊,长乃分儒释。
术业虽不同,于道俱有得。师为方外游,声价已籍籍。
象教久衰微,赖师振业席。炉鞴与钳锤,信有弥天力。
果续佛慧命,作大善知识。我虽登禁涂,无功亦无德。
但有忧国心,徒劳竟何益。挂冠归林下,面亦无惭色。
知心独有师,相视笑莫逆。每思共谈玄,倾倒此胸臆。
江浙遥相望,恨不生羽翼。昨朝忽惠然,得得访泉石。
一见双眼明,欢喜几折屐。第念我与师,彼此头颅白。
世路方艰难,老去合休息。师既归故乡,不应复他适。
愿言却世缘,来伴我幽寂。相看成二老,永为闾里式。
客衣荡泊海云边,孟浪驱滇泛广年。斩却诸魔无恶梦,始知高枕即车船。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自有乾坤适此躬,断魂斜日怒涛风。身危未肯全归数,义尽由来不计功。
感激江湖存一老,纲常今古系三公。厓山草木应增重,谁向钱塘觅閟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