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阁新前构,峥嵘枕水端。地饶千顷秀,天付四时寒。
波蹙龙鳞活,山斜凤翼攒。晴光照毛发,翠霭夺华丹。
贺老空游鉴,严公浪记滩。轩窗通浩荡,榱桷变彫残。
静极尘机丧,清多饵钓难。来当思洁白,意不在游盘。
气爽如开浚,堤环若刈兰。绘工忧措手,诗将勇濡翰。
远目穷层汉,澄心俯曲栏。鸢鱼皆自得,宇宙始知宽。
神物亨中发,贤侯与众欢。政声喧盛美,隅泣解辛酸。
登览临春昼,雍容兀醉冠。千龄幸臣宋,五裤正歌潘。
环佩锵芳席,旌麾揭画竿。笳箫音嘒嘒,貔虎势桓桓。
俗乐芹争采,宾归铗不弹。落成今日事,遗爱永江干。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漂泊干戈行路尘,端知奔命为巫臣。德同蘧瑗知舒卷,时在庄周有屈伸。
皂盖朱幡多旧爱,石渠东观正当人。未将老手司文翰,且赋新诗泣鬼神。
淮浦追寻三改甲,天涯相遇两闲身。中兴作颂须元结,瑞国当为一角麟。
班嗣不借书,刘棻真好事。惭君辍汉简,畀我充口耳。
胡为有牵联,苍石乃遭刵。平生任公子,百犗供钓饵。
坐令天壤间,厌此江海味。君今效清癯,我更觉软美。
挟书拟从游,梦到沙头市。
锦帆南入楚云重,江上遥看衡岳峰。落日苍茫秋不断,青天七十二芙蓉。
点苍山,十九峰,峰峰巧削玉芙蓉,炎天赤日雪不融。
峰顶涌出十九泉,一峰一泉相萦缠,流到峰前共一川。
雪花乱落绿波里,迭岛连洲镜中起,是为巨海名西洱。
蒙舍当年控百蛮,山水中间凿两关,一夫守此百不攀。
圣代垂裳九夷附,此地千秋罢烽戍,洱海行人日夜渡。
剪除蓬藋疏街衢,歌钟绮衣盈路隅,昔日不毛今雄都。
山中鸡犬散不取,山下乌蛮种禾黍,况乃儒风似邹鲁。
纷纷犀象走王庭,怪石亦具山水形,尽辇中州作画屏。
羡君结庐山之窟,窗里诸峰互出没,夜夜读书常映雪。
十年簪笏系朝班,位高官要身不闲,惟有清梦到故山。
余亦平生好奇者,一说名山心若洒,何时与君共坐雪峰下。
亲茔来展祀,郊野未霜严。古道日低削,高山时仰瞻。
寒花虽在目,短谷不加镰。多少幽闲趣,吾方事退潜。
肝人之肉日不给,岂谓穹苍亦解泣。变作阴霾黯八荒,沈沈苦雨掣风急。
堕井颓堤无处无,昔日高原今下隰。沈灶生蛙釜有鱼,百粤连旬俱饮湿。
大风吹梦忽宵惊,万瓦争与排墙倾。子妇颠踣无户庭,得人无恙从屋鸣。
陇头遗穟卧生耳,屋底秸珠长有尾。崩角吁天天不闻,百室劬劳今已矣。
大江南北忽夏枯,河渴时还涓滴无。尺泽尽汇岭一隅,谁言大地同洪垆。
路入仙源一水分,鸡鸣犬吠自成村。晚风忽送青天影,吹入匡庐九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