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居

寂寂虚堂春草深,百花开遍语幽禽。木人不是无情者,遗像依稀昨日心。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绿树带朱实,驱禽费弹丸。
独先诸果熟,堪奉五侯餐。
猩肉和琼液,蠙珠走玉盘。
同时得同赏,芍药满雕栏。

生际斯文极盛时,乾淳诸老尽心知。四朝菏泽遗民传,千首吴兴处士诗。

颇怪渊明生自些,绝怜和靖老无儿。死生遇合真难偶,奇事人传贞曜碑。

五杂俎,綵丝针。往复来,鸟投林。不得已,梦孤衾。

惊雷隐地送凉颸,起舞看山不自持。
说与骚人须早计,片云催雨雨催诗。

凤衔丹诏下天来,圣主临轩策俊才。二十三年悲短命,乡人空望绣衣回。

朝来射黄羊,驰逐出塞游。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

被袍不及甲,肘挟双刃矛。飞身入重围,手取单于头。

归来饮辕门,独耻非伐谋。

使君拥千骑,蹋雪向长安。雪中芳草尽零落,赠此青锦金琅玕。

江南邱墟绕江水,中有琅玕拂云起。应龙夜穿崖石裂,江妃朝游春雨歇。

风梳露洗助婵娟,沙崩水溅映潺湲。坐看綵笔题苔藓,想见翠葆摇风烟。

只今四海歌太平,甘露昼降黄河清。愿言植此玉墀侧,会听丹山凤鸟鸣。

疏风细雨随华节,西浦东山总胜游。拙守亦忻凉意好,挑灯清坐读春秋。

石人招我上高台,极目中原一点灰。半局未收云黯黯,只愁北海又生埃。

寂寞舟中谁供问。

回车已驾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
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
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入门即听舅姑语,妇道营生在勤苦。
淡妆不用画蛾眉,朝采蚕桑暮机杼。
亦知朴陋人所厌,习成天性终难变。
丈夫有才常好新,贱妾薄命何嗟怨。
缲丝在车犹未除,亭午当炊谁下厨。
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
到家无面见邻姬,独掩寒闺双泪垂。
小时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迟。
南山缚虎师,肯顾世书字。
扬眉哦楚喉,鼎畔倒侯喜。
诗声一苍蝇,下到霹雳耳。
庸庸老寻常,物外有奇伟。
闻君治书楼,诵书仍课文。
古人不朽计,政在三冬勤。
今时独不然,白屋期青云。
君岂期人欤,大雅迥不群。
有水无行路,人家个个幽。
青山开障远,碧树入村稠。
纵是比邻屋,相过亦用舟。
我来潇洒甚,处处见沙鸥。

记名长似识,相见始惭非。每到极言罢,却欣幽听稀。

日明山气改,江静水痕归。添得今朝别,城阴空掩扉。

怜伊斗室寓河南,便守饥寒亦不惭。白发已能全士节,红尘不肯浣儒衫。

久无飞蝶随幽梦,幸有征鸿寄远缄。看尽梅花春未老,片云何日送回骖。

五纪朝廷士,岿然鹤发疏。望尊周太保,职重汉尚书。

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门墙仪范远,空自望悬车。

织女不在东,牵牛不在西。何故杜陵老,诗乃颠倒之。

东西既易位,心志安得齐。由来阳德刚,转为阴所欺。

年年七夕会,一渡河之麋。既会辄又返,何如不渡为。

岂惟人事迕,天上有乖离。不见奔月人,忘为后羿妻。

帝孙本骄贵,益视田夫卑。天钱纵可贷,劝君勤耕犁。

吴王城外桓王墓,秋树连云棘树低。
宝气已随金雁化,磷光还照赤乌栖。
三分割据嗟何及,一代英雄孰与齐。
下马荒丘酹卮酒,不堪风雨晚凄迷。

蜗牛角上三千界,云月溪山共一家。既尔业缘无避处,不如随分纳些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