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横陈,黄金细屑,天然画堂风景。古月浮香,冷风度曲,不许一尘侵近。
沉沉永夜,漾水色窗轩秋净。如识岩前气韵,端知岁寒心性。
繁华漫誇红紫,颜色直宜相并。纵有交承梅菊,也应推逊。
自是蟾宫仙种,尽消得、婵娟伴清影。为乞姮娥,云阶鹫岭。
沙阳虽僻左,风土冠闽城。谁知乱山里,有此膏壤平。
邑屋号华丽,溪山倍澄明。七峰转月色,十里无滩声。
民俗素康阜,士夫多俊英。食饶鱼稻美,荫有松竹清。
筦库职易办,尘劳念尤轻。萧然飘泊迹,忘此羁旅情。
忽忽岁改律,欣欣木向荣。何当脱拘缚,春亩得躬耕。
不然诗虽存,诗义终支离。论语首学而,其教先自治。
继之以为政,而后论所施。孟子则不然,所重在救时。
知言与养气,姑弗遽及斯。先载齐与梁,两君问答词。
其于本末间,似乎倒置之。尼山与邹峄,同为万世师。
何敢妄拟议,愿为深长思。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取材苍梧野,在楩楠豫章。
督以给事臣,若曰伯善行。公素侃察闻,百辟得激扬。
譬如公输子,材悉良不良。此行固天简,公亦喜自当。
握节指八桂,伐鼓官舲扬。惟木弥万山,计材不计章。
昂霄及耸壑,乃适于栋梁。此处瘴疠地,气候日不常。
公病即不治,骨肉悬江东。无人事绥复,其魂怅彷徨。
枯藤束木函,一殡六十霜。嗟嗟榛鹤辈,祖死而后生。
但知彼有殡,不知在何方。坐辄向西南,行亦西南望。
虽剧返葬心,日月何茫茫。无财亦无时,犹盲者无相。
天实使汤公,官广得其详。书报在全州,湘山寺之旁。
如因曼父母,始知墓在防。二子读书毕,哭踊如初丧。
榛行不择日,即日裹糇粮。鹤云兄当住,小弟力颇强。
此榇所不返,不复载见兄。出门当严冬,雨雪满大荒。
九溪多鼍鳄,鼓涛播舟航。五岭饶虎豹,磨牙引饥吭。
鹤行无恐怖,孝至胆气刚。达彼全州境,入寺悲荒凉。
宛然三门侧,有垤记其藏。拜之号三绕,闻者痛肝肠。
发幽升輀车,奉还万里乡。白骨犹载肉,乐归所自生。
蔼蔼桑梓里,郁郁楸梧冈。得从先人兆,如齐返周葬。
况与元配合,孤雌成鸳鸯。剑适合延平,璧不滞咸阳。
剑璧不自能,良藉人所将。呜呼二子者,生死有耿光。
呜呼二子者,古义行于今。呜呼二子者,颓俗亦可兴。
虞山若增高,琴川若增长。
流年舍我疾于飞,受岁于予孰敢违。有愧渊明新觉是,自怜伯玉旧知非。
盍簪烈炬昏骑马,博簺相欢夜倒衣。岂复少年豪气事,诗坛聊为解坚围。
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蓂荚初生两三叶。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
鹊声头上,喜来时节。
香篆半销,寿波重酌。玉带金鱼坐中客。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
试从今后,数蟠桃结。
夏日苦行役,息驾憩兹山。山中多白云,悠悠意山閒。
俯聆涧底泉,潺潺鸣佩环。仰视林间鸟,好音时关关。
山僧献新茗,一啜怡心颜。清梵度林来,人生乐翩翩。
坐久万缘息,恍若非人间。遂欲乘白云,去去超尘寰。
惜我无羽翰,白云不可攀。日暮景更幽,游车未忍还。
夕照峰峦三面紫,雨余草木十分青。山窗睡起检书案,不是茶经即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