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思国之理 一作:思国之治)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想谗邪 一作:惧谗邪;在君 一作:君臣)
濛濛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
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
多少苦雨酸风,障游蜂不入,晴丝难逗。云晴曲房深,听辘轳银甃。
隔住红灯花外影,清露下、香浓金兽。偏又。到月照流黄,夜凉时候。
一年春一度,一夜梦一枕。春去梦醒时,回首了无影。
微雨原上来,洗我生窗静。以君衣上月,照我花前饮。
门前临大道,石坂成畦畛。左有万蹄痕,右有千辙轸。
自有宇宙来,车马无停骋。车上客遥遥,车下尘隐隐。
都骑骎骎指汶阳,关门应识弃繻郎。暮寒烟浪归期阻,细雨檐花饮兴长。
束带暂为彭泽令,曳裾休忤汉梁王。边城情味君应会,为说无憀与故乡。
兹辰天气佳,驾言写我忧。衣冠盛良会,祓禊俯长流。
川容澹疏雨,树色翳崇丘。清风接千载,复此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