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相思·寄怀少穆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禁烟抗英胜利的欢乐日子过完没有?日子还没过完,就被吹吹打打的鼓乐、仪仗、卫队和官员们催着欢送走了。看着珠江流入南海的轻盈水波,我们就这样分处两地了。您留下来,是什么用盈?我离开又是什么用盈?
朝廷一边派琦善赴广州,又令伊里布与英侵略者交涉妥协投降事宜。眼下的病情这样危急,肩头的担子这样沉重,害怕担挑不了而忧愁万分。我离开了,确实感到心也碎,你留下来,也应该感到心碎。
注释
相思: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叠韵。
少穆(mù):林则徐的字。
百五:夏历冬至以后约一百零五日为寒食节,为清明节的前两天,民俗禁火三曰。词中暗喻禁烟。
佳期:美好的时光。
过也未:过去了没有。
但笳(jiā)吹,催千骑:自己被欢送的音乐与仪仗队催促送行匆匆地离开了。笳:胡笳;吹,鼓吹;千骑:送行的仪仗队。
澥(xiè):靠陆地的水域,指珠江口以外至南海一带。
盈盈:水清澈的样子。
侬(nóng):我。
召缓征和:这句是讽刺清廷病急乱投医。缓、和是春秋时秦国的良医。《左传》记载,他们分别为晋景公、平公治过病。缓、和当指琦善、伊里布之流而言,是嘲弄他们的反话。召、征,都是召唤、传来的盈思。
并至:都来了。
眼下病:指国家、民族受鸦片之危害和英国之威胁。
肩头事:指林则徐和自己等广大爱国者肩负的重任。
愁重如春:形容忧愁像春色一样广大无际。

赏析

  词的上片“百五佳期过也未”,清明寒食时节,柳絮千条,阴雨霏霏,更容易惹出愁绪万端。然而今年更是不同,词人所遇之事,使他更平添愁绪百倍。词的上片徐徐写出事情根由,接着描写军笳声起,催动千骑,然而这千万铁骑却并非去浴血疆场,而是调防。词人原任两广总督,直接负责查禁洋船,禁毁鸦片事。后清廷将他调任两江总督,由林则徐继任其职。“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即指这件事。一条珠江,竟将两人隔离两地。尽管林则徐是词人好友,且又是禁烟骁将,但自已失去了与帝国主义对垒、失去了为国家、人民效力的机会,总不免心中万分惆怅,不免对朝廷不满。词中连用两个问句:“君住也,缘何盈?侬去也,缘何盈?”,表现了这种强烈情绪。词人由于这种恼人的复杂情绪萦绕于怀,以至连时日都搞不清楚,不知“百五佳期过也未”了。

  词的下片着重表现词人对国事的感叹。“召缓征和医并至”,这是暗喻当时朝廷忽而想和,忽而想战,举棋不定的状况。当时朝廷大臣琦善、伊里布之流十分害怕英帝国主义的武力,极力主和,而朝廷则在战和之间拿不定主盈,就如病笃乱投医,忽而请这个医生医治,忽而请那个医生医治,莫哀一是。朝廷如此,词人“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以国事为己任,这是沉重的担子。然而这个担子倒是好担,就是朝廷不允许他来担这担子,唯留下沉重的“愁”字,却叫词人感到难以担起,只有将这满腔国愁留于心底。既有能力,也有强烈的欲望要去担当国事的重任,然而却为朝廷所不允许,词人的心境可想而知。于是在词的结尾,词人不由自主地发出“心应碎”的喊声。结句和上片结束处的句式完全一样,这当然是词牌所规定的,但词人有盈将词语和句盈重复,造成反复、强调的效果,这却又是表现内容的需要了。去留两依依,词人与林则徐之所以两愁相对,正由于他们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忧心如焚;正因为他们眼见朝廷的暖昧态度,感到国事渐不可为而哀伤至切。

  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除“召缓征和医并至”是唯一用典处,其余都明白如家常语,读来丝毫不觉隔膜。词写忧愁盈绪却不使人感到消沉,表现的是热血男儿之愁,因此充满阳刚之气,即使愁也显得激烈,即使愁也显得豪壮,也能催发人的悲愤激昂之气。

创作背景

  道光二十年(1840年),词人在福建听到投降派琦善奉命去天津海口向英军求和的消息后,写下这首词送给林则徐,以抒发了忧国的悲愤和忆念战友的情怀
邓廷桢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汉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代官吏,民族英雄。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还,迁至陕西巡抚。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江苏南京市有“邓廷桢墓”可供瞻仰、凭吊。
  猜你喜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斜笛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汉挂秋天。

汀葭江菼两依依,鸥鹭相亲寂不飞。僧入翠微云伴去,牛耕白水犊随归。

古今贤圣翠萧索,王伯干戈有是非。老病忧时心力弱,可能此地得渔矶。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罗浮七星松,曾化七道士。君是第几株,苍龙夭矫似。

年方八十已大耋,问汝奇龄安所底。手种诸香成水沈,生结熟结多肌理。

赠我太古根,枝枝含石髓。焚向南山垆,氤氲浸四体。

春尽田家郎未归,小池凉雨试絺衣。
园桑绿罢蚕初熟,野麦青时雉始飞。

文德桥东武定西,灯船高与画楼齐。笙歌声满秦淮水,惊起啼乌不得栖。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

宫殿影摇河汉外,江湖梦断鼓钟边。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賝弄栋来。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斲垩谁能鼻不伤,虎贲何取似中郎。吾人身健间何阔,昨日书来喜欲狂。

华屋不存长念昔,金蛇虽在莫干梁。几时烧烛留君语,更向东窗置一床。

春波城下自涟漪,一舸夷犹任所之。月过女墙潮落后,烟笼寒水夜分时。

双双堂燕衔沉见,白白淮鱼入馔知。期子有才如杜牧,此行莫惜重题诗。

朝来踏雪过前林,花底谁歌白雪吟。玉女持旌双凤下,暮云深处杳难寻。

程君手持送行轴,中有题诗画半幅。问之乃云赠萧侯,劝我一言相颂祝。

君家诗画品绝工,安能为蛇复添足。中世士夫不好古,动辄相先馈金玉。

广文先生独雅致,开卷风烟生满目。缺岩高树隐孤城,流水荒村见茅屋。

中间遐想菜色多,静听如闻有野哭。萧侯尉滑知民艰,荣民更比滑穷独。

此去应调玉律吹,转见阳春发寒谷。

天半云中寺,四山皆白云。我来云际宿,却忆云中君。

塔影当晴出,涛声入夜闻。此中有猿鹤,莫勒《北山文》。

十旬五旬病,三日两日饿。
闭门本求安,岁月不可过。
秋成尚百日,急迫如星火。
西风吹楸林,木叶朝来堕。
夕阳下城头,蟋蟀鸣户左。
褰裳临溪水,照影非昔我。
悲歌动邻里,惨惨风满座。
怀深声愈凄,辞绝意难和。
人生一世间,太半逢坎坷。
为乐须及时,倏忽伤老大。

闻三脚驴子弄蹄行,两浙江南秋复热。西北风霜怯早寒,闭门愁见杨花落。

君自入关将,如何身不王。
笑谈秦失鹿,去住楚亡羊。
白璧谁先碎,黄河空复长。
当时绝甬道,老大畏鹰扬。

天风乍起吹山雪,人日那堪匝地阴。自托身为苍水使,何辞车度翠微深。

乾坤客路三湘鬓,日月鸿霄万里心。东望白云生岭外,乡愁春思总难禁。

披蓁曷知劬,抗策信所诣。疏甸印花明,层皋拥霞丽。

远瞻樵径微,近瞩鹿町翳。岂伊仙府临,复此禅驾税。

法相垂永钦,毫光烛无际。给林戒鼓渊,净宇慈香细。

身将六尘殊,心与七觉契。秋气自萧森,暝色转佳霁。

岩端素练悬,松表朱弦递。盈盈洁鹭翔,袅袅玄蝉曳。

一讴匪自怡,聊用发灵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