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色可佳乘兴谒许倅因成小诗

春入风流别乘家,满园桃李掞春华。
殷勤为我倾醇酎,要看庭前百树花。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如此。但梦梦、昨非今是。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歌未断,我先醉。
新来画得耆英似。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笑少伴、乌衣余几。老子平生何曾默号默轩,暮年诗、句句皆成史。个亥字,甲申起。

听政涉中昃,观书达夜分。周王忘自逸,汉祖不知勤。

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笔文。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深山雨易雪,片大不成花。
翁媪热摩面,儿童寒战牙。
如居峨顶寺,休问洛阳花。
宜麦今虽兆,明年事未涯。

商妇唱歌歌断魂,吴姬压酒酒盈樽。金陵子弟相呼唤,醉著轻衫过市门。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鱤。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晚扶衰惫寄人间,应接纷纷只强颜。
挂席每谙东汇水,采芝多梦旧游山。
故人独往今为乐,何日相随我亦闲。
归见江东诸父老,为言飞鸟会知还。

五岳何时遍,行游二十春。谁知禽子夏,昔是去官人。

政拙辞骢马,身闲问绿蓑。
此生人共弃,长日自行歌。
野圃啼莺满,春江斗鸭多。
黄家酒垆近,风雨亦来过。
秋入东山景物奇,花开亦遣野人知。
二难佳句真连璧,顾我深惭嫫与施。

长安古道覆垂杨,尘起金堤白日黄。小队晴原臂海鹘,锦雌春草啄山梁。

相要拜母争相拜,若个当权助若当。旧虎死来新虎搏,古来何海不栽桑。

九鼎神州竟陆沉,偷生江海复山林。
频繁谁在隆中顾,憔悴惟余泽畔吟。
啮雪心危天日在,看云泪尽岁时深。
百年家国无穷事,可得忘机老汉阴。

清凉亭上几株霜,脱叶难遮夕照光。依旧明年二三月,小童山下看鹅黄。

丹霞蔽日。
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
木落翩翩。
孤禽失羣。
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
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
嗟我何言。
祸稔萧墙终不知,生人力屈尽边陲。赤龙已赴东方暗,
黄犬徒怀上蔡悲。面缺崩城山寂寂,土埋冤骨草离离。
秋风解怨扶苏死,露泣烟愁红树枝。

一室琴书露竹凉,小窗深掩坐匡床。戏寻脉望深奇晕,忽睹丹良泻冷光。

谁录异方知却马,我矜微物解升堂。白头爱伴书帷客,苦节宜侪弟子行。

田舍风光迥,僧房意象深。
未穷千里目,聊慰一时心。
远树轻烟入,孤村落日侵。
自非真静者,谁复有幽寻。
山径少曾平,人烟隔陇青。
浅流分石渡,低树碍舆行。
税籍全编户,村童半壮丁。
我来官此邑,三度究民情。

尚书归去鬓如蓬,桃李门墙想旧容。不识春风行乐地,多情还到博陵松。

佳人名莫愁,珠箔上花钩。清镜鸳鸯匣,新妆翡翠楼。
捣衣明月夜,吹管白云秋。惟恨金吾子,年年向陇头。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