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尚忧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惟中。
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赋《楚两生行》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堂堂玉立,看坐间挥麈,风生谈席。相对竹林三四友,气压兰亭豪逸。
招隐诗中,登楼赋内,此恨无人识。缺壶歌后,佩刀还向谁得。
何用三窟谋身,醉乡一笑,与元规尘隔。好在辋川堪画处,写出高人椽笔。
云外舄凫,月边笙鹤,邂逅骑鲸白。蟠桃会上,不为王母生客。
剡溪笺、一编行记。荏苒岁华重省。寄情处、南船北马,好句为谁题赠。
山馆琴樽,河桥风月,那复伤萍梗。但相看、鸿爪馀痕,还是简书,周道寸心堪证。
试偻指、天涯旧迹,几度雨昏烟暝。岷葛吴莼,蛮花郢雪,过影仍留影。
尽含宫嚼徵,侵寻霜鬓吹冷。倦羽归飞,片帆催卸,才始吟魂定。
按新声、小拍红牙,唤教梦醒。
连封多沃土,跨海尽渔家。挂月榔椰影,映山桐刺花。
冥冥阳灵洞,中有绿发仙。世人不可见,出入乘紫烟。
时来拾瑶草,独立青山前。粲然发皓齿,玉井开红莲。
我欲往从之,兹事今千年。似闻九州外,碧海回青天。
愿携两玉笛,吹上昆崙巅。
为园堂溪翠萧森,佳士邀客聆莺吟。曲径红药植千本,隔墙苍松高十寻。
池镜共爱好月色,林箫欲逗阳春音。磊落对来多古意,流连沈醉情更深。
长夏浑无事,山庄漫一游。柴门迎犬吠,樵径突归牛。
云物清溪浅,风光碧树稠。石泉尤可爱,滴滴绕阶流。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郡守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