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逸气轩轩盖搢绅,后来之秀子其人。文如范晔无空设,学似扬雄已大醇。
记问五花能夺簟,风标一角共传巾。怪来吐句皆清警,胸次应无庾亮尘。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梦里十年影事,醒来半日閒愁。罗衾寒侧作深秋。
清泪味酸于酒。
何处伤心不极,此生只恨难休。眼前红日在帘钩。
听雨听风时候。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庭草凄馀碧,江风吹早寒。带围愁里减,诗律病中宽。
隐几闲留客,迎门懒不冠。萧然有真处,未易俗人看。
雨荒荷扇,丝藕登盘瓜蔓剪。风簟凉收,片叶吟蝉一院秋。
烟深鱼浦,波晕衣销人楚楚。画了双蛾,船傍西泠去踏歌。
竹间樵径行应熟,花外渔舟望欲迷。处处稻畦分落照,荷锹人去水禽啼。
寒促腊将半,担囊更别亲。朔风当去马,远雪带行人。
野市归常早,山程问不真。自惭书几上,犹作泣歧身。
中心有所思,蹙损双蛾眉。美人竟长往,使我叹离居。
寂寞就孤枕,强眠谁得知。夜深清露重,飞梦欲何之。
觉来日迟迟,分照上罗帏。妆台理云鬓,种种尽成丝。
薄宦居难定,移来思不穷。高楼晴有月,老树夜多风。
阅世游将倦,怀乡梦欲通。南邻词赋客,恬澹此心同。
九里一瞬耳,风墙叶叶轻。若知倾侧险,只有半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