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抒发了年华易老的感慨,并将人到中年的独特人生体验巧妙地表达出来。
前两句咏叹韶光易逝。眼前的满眼青山既是实指,更是指人生旅途中经历的种种美好风景。美景不能饱览贪看,暗示着人生有着许多错过或不得不错过的遗憾,这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以下三句写为何如此怅惘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岁月催人老,一是人生多事。第二句写自己还没有充分领略人生,再看镜中已是鬓角如霜雪。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白头,而是用无奈的语气写对鬓丝变白无可奈何。“无那”、“何”并未实指,也未明言,不出现“白”、“霜”、“雪”等字眼,却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既体现了岁月的不可抗拒,给人以浓厚的岁月沧桑之感,又充分表现了自己年华飞逝而功业未就的怅惘。
后两句展现复杂情怀。自己只以为很快就会老去,那时就可以清闲下来无事可做了,没想到就要到四十岁了,各种杂事反倒更多了。要知道,人一旦到了中年,人生阅历已经非常丰富,可以说人生大多数滋味都已经尝过了,胸中百味杂陈但又不容易说得清楚。而此时也是事业鼎盛的时候,往往要同时面对各种杂事冗事,穷于应付。这两句就将这种中年人普遍怀有的复杂心情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呼应了开头。
清时休但爱閒官,错节须从利器看。我愧孙阳曾相马,君如仇簿暂栖鸾。
交情覆手炎凉易,世路于人俯仰难。至境不关儒者事,百年留取寸心丹。
芳草如翠幄,亭亭冒岩阿。丹梯承晚映,碧涧写秋柯。
日入烟雾满,夜来风雨多。预愁霜雪至,为乐恐蹉跎。
一棹停云乍合。况胜赏、韶春时节。有约逋梅须共折。
鹤巢边,冷清清,千片雪。
绿醑兰言接。胜尺素、遥传天末。去燕来鸿休怅别。
指心期,但相看,湖上月。
溷溷悲佛者,营营良足悲。不知佛之乐,谁使汝悲为。
广师吾州秀,智解乃天资。既以法为喜,万缘脱若遗。
高堂客满坐,妙谈破群疑。来者岂不辨,辨此堂之题。
灼灼闺中妇,猗猗陌上桑。采桑攀柔条,殷勤纤手将。
良人久不归,忧思潜断肠。倾筐置路侧,四顾方徬徨。
朅来谁氏子,展睇希容光。挥金却不顾,凛凛惊豪强。
洗耳向泉水,澄神归家堂。孰意佻达子,即是轻薄郎。
郎行薄如水,妾心皎如霜。五年久契阔,婉娈含春芳。
窃谓托高义,白首偕我臧。如何乖中道,不念倚闾望。
慷慨赴清波,决烈箴愚狂。慷慨固可嘉,决烈亦有妨。
陷夫负隐慝,终身为不良。慈姑意斯时,创痛如撄芒。
万一遭颠覆,岂非贻之殃。《终风》悼昏暴,先君思不忘。
何不少隐忍,予以补救方。美人蹈勇士,意气何激昂。
寄言闺中人,于此宜精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