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响分弦上度,色借画中浮。
翠叶濡偏重,琼林着更柔。羽沾餐实凤,衣湿在林鸠。
嶰谷阴时觅,淇园暝处求。青苔知渐厚,绿雾觉添稠。
截管情何及,题竿兴未酬。阮生宜径造,着屐与谁游。
朱门草没大功坊,燕子归来旧话长。柳色自摇瓜步雨,笛声偏傍板桥霜。
凄清玉匣藏衣地,想像宫车堕马妆。一种兴亡儿女怨,冷烟斜日吊孱王。
不教周昉画丹青,却把风流付蚤莺。锦水滔滔流不尽,断肠诗句可怜情。
寒日动大江,鞍马散沧洲。沤光灭没外,回见冰梁浮。
壮士无人色,旗羽风飂飂。杨君志弧矢,笑被黑貂裘。
祭軷千仞冈,掉鞅万斛舟。先声掠淮甸,遥制三边州。
元帅统将权,言责在军谋。一言关兴丧,跬步分阳秋。
天地属闭塞,波伏蛟龙湫。孤烟起天际,薄暮青转幽。
百里静鸡犬,岂但穷兵由。雪贸荠麦生,犹闻铸戈矛。
频年竭土壤,经时委川沟。行其所无事,凋瘵或少瘳。
耀德不观兵,当今第一筹。君昔甚恻隐,曲宥千俘囚。
归装轻于叶,廉价重琳球。敝邑蒙荐临,多暇获宴游。
凤凰巢阿阁,黄鹄宜远投。菉竹霜实繁,知止畴与侔。
芦根短刺水,鸒斯空啾啾。顾予麋鹿姿,蓬藋翳林丘。
行藏任本性,道义期加修。
成均十载宛遗经,未识沙墩长短亭。旌旆晓霞穿化日,文章秋月映华星。
鸟鸣春昼岷江白,鹘没天低陇树青。四海车书今混一,摩挲剑阁重镌铭。
三人證龟唤作鳖,哑子得梦向谁说。电光影里浪驱驰,踏破澄潭一轮月。
长江正泻,问江流此水,何年淘净。露冷三更刚挂起,悄悄半轮明镜。
桂子无声,秋情零落,起把孤舷凭。阑干北斗,夜潮最入清听。
叹息半载征鞭,愁予渺渺,耐有江山胜。击节高歌杯酒里,短剑弹来霜劲。
千水千山,一人一月,此意堪谁赠。青莲何在,扣榜呼之如应。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