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鸣驼出西域,衔尾自连连。汉驿凌云去,胡人踏雪牵。
常时识风候,过碛辨沙泉。老觉肉封侧,犹蒙锦帕鲜。
久客愁多雨,清游喜骤晴。云蓝犹独踞,玉岭忽双撑。
洞口龙方卧,山腰虎尚狞。方池竟何在,一水至今清。
某水某山我故乡,今时今日好容光。频年花事春三月,独我蓬飘天一方。
门外骊驹犹在道,堂前燕子稳栖梁。金盆月艳蒲萄缘,便拟狂飞千百觞。
别驾阴功草木知,一朝变化出神奇。乍惊蓂荚还同长,更羡卿云向下垂。
文笔分明传异状,画图次第记当时。嘉祥创见轻千古,信宿曾看十样芝。
画把交游迹已陈,西庄依旧锁松筠。也知谷口烟霞趣,造物应留待子真。
何事今朝懒画眉,深宫又是日长时。闲愁不用量红线,看取新添几著棋?
归心虽已切,未忍即离群。不觉三春暮,相将歧路分。
花间馀落日,竹外隐行云。却惜莺声好,明朝空独闻。
行李淹蒲坂,归期念晋州。高风千叶下,寒雨一山秋。
涧响频惊梦,虫声乱入愁。酒醒孤馆里,心折大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