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注释
人影窗纱:倒装句,谓纱窗映现出一个人影。影,这里活用作动词,映照影子的意思。
从:听随,听任。
向:到。
檐(yán)牙:屋檐上翘起如牙的建筑物。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鬓(bìn)边斜:斜插在两鬓。

赏析

  从词意看,这首词的主人公应是一位妇女。起句“人影窗纱”,点明她看见窗纱上映出人影。“是谁来折花?”她心里想,这是谁来折花呢?她没有怀疑这人会来干别的,首先想到的是来折花,则她爱花之心切,便可想而知。既然爱花,尤其爱自家的花,当然要护花而不愿让人攀折。但她转而又想,虽然不知来折花的是谁,可既来折花,想必也爱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那就“折则从他折去”吧。况且“知折去、向谁家?”如果送到爱花、惜花的人家,岂不是花得其所、花得其人了吗。上片,写发觉折花人时的思想活动。

  下片承前,写交代折花人折、插的具体方法。这时,女主人干脆发话了:“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她告诉折花人,靠近屋檐边的花枝最好,折时要把手伸得高些。从这番话中可知,女主人对家中的花枝多么熟悉;生怕别的花枝被损害,又是多么怜爱。及至折花人折完花即将离去时,女主人还向折花人说道:“须插向,鬓边斜。”言这些好花最适合美人插戴,“花面交相映”,方能相得益彰。只是戴的时候,要斜着插在鬓边,才更显得别有风韵。女主人交代别人如此插法,则表明她自己必然是这样插惯了的,是非常欣赏这种插法的。

  这首词反映了妇女爱花、爱美的思想和表现,写得极有层次:从“见影”到“猜想”,到“发言”;女主人和折花人由对立(一防一折)到统一(女主人同意折花人折花,并告诉他什么地方花好,怎样来折,怎样去插)。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首短词中先后用了7个“折”字。其实,这是词人有意这样安排的。在中国诗歌领域的创作中,运用“重复”这一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复沓美,是屡见不鲜的。单以词而论,如王观的《卜算子》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便是明证,四句中便用了三个“春”字。

  这是一首极有韵味的小令。词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的描述,反映了他的近乎童心的情趣。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下片云:“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中闲看。”两首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颇异其趣的一面:都表现了作者某种童心未泯、热爱生活的情趣,但一是单纯的旁观者,一是积极的参与者,就富有人情味一端而言,此词更能贴近生活,因而更能引人入胜。通首皆用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更使作品写得异乎寻常的生动活泼。

创作背景

  对于这首词,有人以为“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就写‘折花’这件事”.而是有所寄托的。据此认为:“此词,可能创作于南宋恭帝被掳北去,宋端宗在福州、潮州等处建立小朝廷之时。”写的是“人们传说有官府来请他出去做官的事情”,这首词就是他对这种传说的回答。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猜你喜欢

郑侯应悽惶,五十头尽白。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

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

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

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

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
西垣罢直苍苔冷,南郡行春绿野宽。
蒨旆出过罢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
乡心休梦峨眉雪,会顾青薄忆史丹。

兵气缠三辅,胡尘暗百蛮。楚狂歌凤去,蜀相卧龙跧。

露藓霾松磴,春罗挂屋山。呼童开翠竹,筑室待苍弯。

碧泻褰罗带,青遥耸髻鬟。森罗随地辟,披写露天悭。

川泳知鱼乐,林栖看鸟还。醉吟呼酒伴,逸想寄人寰。

北海抟风背,南山浴露班。弓旌到林下,鞍马出门闲。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熠熠萤光略露荷,摇摇杯面涨金波。
受风正作团栾饮,闭户深防褦襶过。
情话想无云母隔,新篇应有雪儿歌。
揆予可讳刘郎笑,讲舌长乾鬓自皤。

别我梅花舍。系离心、琴弦张壁,书灯留架。教得三雏皆振羽,费尽先生冬夏。

算浙吏、公车将驾。有策金门当再献,董生帏、久向藏园下。

报慈母、鹊声乍。

衍期归妹多年罢。鬓鬔松东家丑女,明年重嫁。笑整朝衫随鹄立,榜出天门光射。

看一桁、官袍花亚,听唱郎君名字好,是钟生、及第当头谢。

越潮涌、又东泻。

又向长安别,凄然动客愁。秋风吹运道,落日在孤舟?

雁逐江烟下,潮冲楚树流。何时复相见,与续竹林游。

闻有挐音扫榻埃,尚疑却棹酒船回。
锦囊忽至诗传诺,玉尘未交心已开。
邂逅四人今楚尾,班联十载旧兰台。
尊前莫发粗官叹,奇绝江山直一来。

悬黎录曲,正日高弄影。姊妹花枝镜边并。惹玉颓香懒,撩乱梳头。

佯睡了,略带三分酸病。

温存须半晌,送喜迎愁,总似春潮鲤鱼信。生怕别今宵,一摺阑干,易飘堕、梦云天迥。

甚纤柳、湖阴正吹花,问惬愿何时,月帆烟艇。

仙衣曳紫练裙黄,天遣清臞胜国香。月上小窗寒影动,不禁风味恼刚肠。

宝坻银鱼天下闻,瓦窑青脊始闻君。烦君自入蓑衣伴,尽我青钱买二斤。

交友如云海内多,岂因谤讪竟蹉跎。未思张翰莼鲈帟,俄动田横《薤露》歌。

万卷空留遗一子,千金用尽买双娥。柳州东畔无情月,还照芙蓉蘸碧波。

道曰五行,释曰五服,儒曰五常。矧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白虎青龙,玄龟朱雀,皆自句陈主张。天数五,人精神魂魄,意属中黄。乾坤二五全彰。会三五、归元妙莫量。火三南方,东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乡。五土中宫,合为三五,三五混融阴返阳。通玄士,把铅银砂汞,炼作金刚。

绮筵烛艳歌停哢,春酒凝香碧霞重。蕃童旋舞忽当前,头戴银瓶高不动。

银瓶花烂雪色新,俯仰之间如有神。岂知头容自正直,欹侧愁杀旁观人。

拳毛蒙茸衬瓶底,宛转低徊舒四体。眼看明月下昆崙,一片黑云飞不起。

使君好客酒漏卮,传令更舞君莫辞。手中匕箸犹有失,头上银瓶高一尺。

飞云添远思,淫雨滞行期。渐入老来景,都非少壮时。

林昏归鸟疾,溪急上船迟。眼底元元弊,何人念在兹?

天河唯有鹊桥通,万劫欢缘一瞬中。惆怅五更仙驭远,寂寥云幄掩秋风。

管磬升,坛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绝岛谁传飓母生,五羊城角暮烟晴。蛮花争傍陈隋碣,海道曾过秦汉兵。

百战地埋烽火黑,中宵龙抱寺镫明。无心更访崖门事,月黯榕村破帽行。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賸。
野服乌角巾,郊游偶乘兴。
同行皆好宾,乐此境物胜。
古寺临清潭,鸣泉落危磴。
孤亭上云雨,木末渺难认。
林深行渐迷,谷虚语相应。
阴壑号悲风,悬萝碍飞镫。
扫花坐寒石,意与幽事称。
崖巅记曾游,藓湿墨痕凝。
登高浩怀古,岁月如堕甑。
百年几朝昏,今昔一长凭。
道人苦将迎,颇亦厌车乘。
他时营菟裘,隙地傥可赠。
举杯酌山灵,兹语为我证。

高人真雅淡,卜筑傍幽溪。碧草侵阶长,青山入户低。

华源应咫尺,流水自东西。读罢无馀事,春风听鸟啼。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