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人趁村中市,鸡鸣担上笼。忽看一天紫,未吐半轮红。
谁撼扶桑露,吹来杨柳风。诗肩忍凉冷,已出两臞峰。
往为名山客,浩荡多奇观。六月湖海卧,飘飘生羽翰。
误升紫垣籍,草野非所安。金火三伏交,束带愁衣冠。
飞尘变形骸,内热焦肺肝。岂惟天有时,人事亦可叹。
适有凉风来,萧骚庭叶乾。感之意飞动,忽若骖龙鸾。
银汉水可涉,枯槎去无难。洞庭鱼正肥,游子行足欢。
饮酒读离骚,睥睨天壤宽。要当以乐死,日月谁控抟。
夫子文章伯,已在青云端。且方济一世,讵肯哀盘桓。
作诗破冥烦,磊落冰雪颜。懔懔屈宋词,千秋剧椒兰。
吾观蚁微物,其智有足称。出穴缘阶级,戢戢后先升。
分馀互友告,取道不长胜。世人遗其善,竞以逐膻憎。
宋子虽救厄,知己归隰朋。悠悠念群动,大小俱可徵。
云鸟时微灭,野马日凭淩。即事求端绪,无为费目凝。
竹屋松窗水石閒,野人门户不曾关。官租了却迎神罢,社酒鸡豚日日闲。
堂堂伊川子,谗无曲乡行。赖有游杨徒,时来问性命。
二少今游杨,相期定中正。一隐鹤园深,一举鹏路永。
崇朝九万程,养翅六月胜。去去淩青霄,行行戒深定。
援琴送飞翰,极目瞻神圣。
青毡非旧物,乔木岂故国。家传墨庄书,人嗣文靖德。
欲知治兴衰,是系道滋熄。愚独愧衣冠,身宜亲稼穑。
朝游夹漈山,漈水何涟漪。暮登石门山,山石亦差差。
水石太古色,山人去何之。君今游此山,为予访颓基。
多谢吹藜翁,七略今有归。矧兹十室邑,文献犹庶几。
君子乐育才,薪槱理不遗。白袍久延伫,雪立风披披。
喣之以惠风,畅若春阳熙。前程虽云迈,来者犹可期。
何人后死骨先寒,二十年来梦里酸。错绣山河空一掷,注金身世打通盘。
终嫌世事稽文信,不见东山起谢安。寄语悠悠沈醉客,男儿事业尽多般。
避暑来柿岩,晨出大峪道。入谷已阴森,数折气益好。
岩壑自湛深,水声发幽奥。十里悉溪中,白石净如扫。
临水开柴门,小亭岿新造。风雨忽然来,南山飞悬瀑。
暝色淡如秋,炊烟起晚灶。我意方悠然,同伴呼酒到。
数杯欢相持,真足寄啸傲。
苑外高楼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初移碧树金波动,渐转危栏玉镜低。
久客乡关愁欲赋,清宵宾从兴堪携。明年此会应难合,乌鹊于今未定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