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重见青天的时候。
注释
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
洛城人:即洛阳人。
袂(mèi):衣袖。
裛(yì):沾湿。
颦(pín):皱眉。
尊:同“樽”,酒杯。

赏析

  第一首的主旨是伤春。词中,先写春向人们告辞,柳、兰喻春含泪挥手而别,后写一个女子惜春情态,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作者以拟人手法,把人的表情动作赋予春,有依依难舍之情,郁郁感伤之意,抒发了惜春、伤春的感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去也”两字感情色彩极浓。在临别之际一声“去也”。抵得上很多言语,其中当然也包含着不忍去、不愿去、又不得不去的衷曲。后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愿去去千里烟波”,连用两个“去”字,也是为了突出他心头不忍去、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的复杂感情。这是从春的一方即客观的一方言之。再从爱春、惜春的一方即主观的一方言之,则“去也”两字更为关情。《西厢记·长亭送别》有句云:“听得道声“去也”。松了金钡;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如果借来作为“去也”两字的注解,就不难想象那种爱春、惜春而又尤计留春的惆怅之情。“多谢洛城人”则又转换角度,以春天的口吻,向惜春之人遥遥致意。作者在短短七字之间展现了两种不同视角的转换,挥洒自如,更显示出其杰出的想像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泡露似沾巾”两句,紧承前句“多谢洛城人”而来,不写人之惜春,而先写春依恋人,描绘出一幅气韵横生的送春画图,且看那纤弱的柳条随风依依轻摇,就好像挥手作别轻扬起的衣袖;而葡花沾满露珠,更有如一位不胜嫣羞的美人,在离别之际泪湿纸巾。

  “独坐亦含颦。”如果说,前面四句都是从春的惜别一边着笔的话,那末这最后一句写到了惜春之人,即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从句中的“独”字可以领悟到,这位抒倩上人公的心情非常寂寞惆怅。旖旎的春光曾给她以欢乐与安慰,或者说,曾激励她满怀憧憬追求美好的理想,但是,曾几何时,春闹花谢。欢乐成为过去,安慰被失望所代替,理想也终于落空。愁绪煎熬使她坐卧不安:从句中的“亦”字可以表现出除“独坐”以外的独眠、独酌、独吟都已一一行之而终于无法排遣愁绪。在百无聊赖之中,惟有借“独坐”以自持性情,但“独坐”既久,仍不免颦眉蹙额,为愁绪所包围,由此总见得愁绪缠绵深长而避之无由了。

  第二首的主旨是惜春,其抒情线索十分显明,抒情的中心非常突出。前两句在词意上是一层转折,次句的“艳阳年”与第三句的“桃花流水”在字面上也构成一个转折,两个七言对偶句与结句在虚实关系上又形成一个转折,通过这层层转折,层转层深地传出了充溢在词人心头的“惜春”意绪。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首句重复第一首的发端,既加深了咏叹的意味,强化了作者伤春、惜春的情感,在结构上也起了与第一首互相呼应的勾连作用,感慨春天的“大势”已去。次句中的“艳阳年”,即“艳阳天”,指阳光灿烂、风光旖旎的春天,“余春”尚在,大家赶紧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好好地赏玩一下暮春的风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描写了词人为自己“惜春”的行为所做的打算,桃花凋落,飘洒在溪流水上,这正是暮春常见的景象,倘若桃花落瓣已被流水飘尽,那春天的身影就是确实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词人愿意在溪水边的草茵上席地而坐,面对着落花流水,斟上一杯春竹叶酒,慢慢地喝,悄悄地看,静静地想。

  “惟待见青天。”强烈表达出希望自己拟想中的“惜春”行为能够实现的心声。纵然风景无限好,倘使碰上个淫雨连绵、路滑泥烂的天气,这一番打算就全都落空了。所以诗人末句希望老天爷能够帮忙,给人间送来个无云无风的大好晴天。

  这两首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从人到春,又从春到人的三次主角转换。作者不写人惜春,反写春惜人,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构思新颖,手法多变;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全词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词约为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作于洛阳。其调名下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当时白居易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刘禹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二人均在洛阳,时相唱和,白居易词共三首,刘禹锡的和词共两首。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又听黄鸟绵蛮,目断家乡未还。
春水引将客梦,悠悠绕遍关山。
小桥风定绿烟垂,几送行人此别离。
蹀躞玉骢嘶草去,啼莺寂萤雨千丝。
竹山虫鸟朋友语,讨论阴晴怕风雨。
丁宁相教防祸机,草动尘惊忽飞去。
提壶归去意甚真,柳暗花浓亦半春。
北风几日铜官县,欲过五松无主人。
好花赋与本天才,料得灵根天上来。
应为长安恶风土,故教北地不栽梅。
简惠唐苏令,文章汉甲科。
满朝空慰藉,漫仕竟蹉跎。
有命穷何病,无年理则那。
挽讴嗟不及,留与邑人歌。
禁庐休夜直,瑞霭向朝敷。
华阙辨云气,紫宸低斗枢。
帝梧鸣彩凤,宫漏息铜乌。
日出将临扆,天光冒海隅。
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讲席何时散,高台岂复全。
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

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何何在,点检山林事事幽。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蕨拳婴儿手,笋解箨龙蜕。
存羞杞菊间,采斸烟雨外。
嗟余饭藜藿,因寒舟激濑。
朝来二尾鱼,一饱良已泰。
充肠我诚足,染指客应慨。
平生食肉相,萧瑟何足赖。
王郎催牛炙,韩老忆鲸鱠。
侠气信雄夸,戏语亦狡獪。
吾师鲁颜子,陋苍翳蓬艾。
执瓢不可从,一取清泉漱。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洗氏军容锦伞标,秦家名号亚嫖姚。那知隔幔传经者,亦偃红旗出翠翘。

及当道作者,盖俯念草木之味也五陵春色旧曾游。翠娥讴。锦缠头。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近来近来双鬓秋。心渐收。情尚留。底事底事递如许,身世沉浮。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昼楼。
老来百病出,坐卧不能安。
稍得春风暖,寻忧夜雨寒。
中原人倥偬,南国步艰难。
薇省分权重,匡时自选官。
东皇太一司花命,花落花开老岁华。
天地精英无着处,今朝开到牡丹花。
千山桃李尽与台,独有梅花是相材。
定是傅岩传得种,年年商正又花开。
红尘世界梦都迷,我正闲吟得意诗。
夜气清时天地别,梅花头上看参旗。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记年时、千丝萦釜,名泉催汲寒溜。红尖细糁花瓷滑,竹下厨烟清昼。

盐下后。问此味云间小陆还知否。酪浆枉斗。但酥样钗茎,难粘双筋,说甚剪松韭。

家山远,镜面拖蓝依旧。浮名何似杯酒。木兰艇子牵情处,摘得满笼消受。

秋八九。又不比春三二月青青候。书传素手。道越客迟归,吴鲜早卖,输与钓鱼叟。

小雨初回作暮寒,断崖壁立夕阳间。一襟清兴无人语,旋拂禅床卧看山。

恻恻西风上客裳,掩蓬重炷影前香。黉宫子弟垂垂老,早被人呼白发郎。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涯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

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夹道危岩壁立悬,青余一线望中天。镫随斜月光无定,铃飐乾风响不圆。

千里驰驱经绝塞,五更雨雪逼残年。归期准与寒梅约,粥鼓香花腊八前。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