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氏女诗

种树高堂下,枝叶何留留。辞家奉君子,置我青云栖。

一朝意乖别,弃妾忽如遒。昔为同沟水,今向东西流。

独守结心脾,夕暮不垂帷。明月鉴玉除,清风一何悲。

曳絇立中庭,仰见明河湄。明河光不回,念妾当何依。

沉思仰天叹,泪下如断縻。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雁行斜拂雨村楼,帘下三重幕一钩。
倚柱不知身半湿,黄昏独自未回头。

摆脱微官万里来,非关枝上子规催。镜中苍鬓摘还满,花上青春唤不回。

我筑一溪愚似柳,君工五字老於梅。哦诗肯傍水旁径,剩买长瓶为子开。

两岁千愁寡一欣,故人多问谢张君。
又瞻东阙阙前月,只负南溪溪上云。
宾日扶桑东圣且,客星钓濑愧天文。
人生离合风前叶,聚首亡何复离群。

豫章潇洒古南州,偶屈天边法从游。孺子榻尘终日少,曲江诗板有时留。

千帆白雪艨艟浪,万顷黄云䆉稏秋。谁识使君经济处,长年清怯为民忧。

勋业时时把镜看,却嫌秋水照衰颜。肘悬斗印惭分竹,行恐泥封促赐环。

酒里光阴真可惜,客中怀抱若为宽。十觞一举君须醉,念我区区亦鲜欢。

心闲不为管弦乐,道胜岂因名利荣。莫谓冗官难自适,暇时还得肆游行。

仁知微分动静间,不师端木即师颜。图中隐者无名姓,乐水何妨更乐山。

今日短衣鞭瘦马,每惭同辈说登科。近曾夜直南台上,学得吴儿白苧歌。

神理内寂。
机象外融。
遗情汾水。
垂冕鸿宫。
树以司牧。
匪我求蒙。
徒勤日用。
谁契玄功。

仙人中有琅玕树,吐作千峰落毫素。峰上苍苍一尺天,峰下云行亦无数。

因忆曾为天帝客,家在白云深处住。白云随龙飞出山,我亦攀龙蹑云路。

青山笑人不早归,大笑龙为云所误。

变化无定端,飞扬为谁故。试问古共工,何劳不周怒。

飘飘巢止翁,肯受风尘污。安得两齿屐,载我逍遥步。

醉卧青山看白云,莫嗔老子来迟暮。

树影觉秋疏,山光映晚除。溪毛和雨荐,石发任风梳。

艾蒳窗馀篆,芸晖架有书。呼儿具毫楮,应欲赋闲居。

昔思整去装,今愿憩徂两。
顾兹世路艰,愈叹日车往。
达人豁繁忧,美景恣欢赏。
座有朋簪日,庭多宾珮响。
摘萸新贮囊,采菊细擎掌。
时物已内酬,客心仍外奖。
信美终异乡,虽乐非故党。
何时息风波,一苇泛河广。

独上楼西。绿鬟鸾镜晓妆低。半暖乍寒花影静,重思省。

听得砧声着意整。

碧藕连根丝不断,红蕖著子薏何多。

岭海何须出涕行,胜于寒疾困心旌。儒生不少当为事,抵掌如闻叹息声。

空壁闻啼鸟,云深冷石房。
春随落花去,人自采茶忙。
叶暗翻经室,泉虚点《易》床。
陆郎谿壑主,假榻久何妨。
绝顶见孤城,征骖向晓行。
鸟啼多异响,花发不知名。
石涧闲云碓,山田趁火耕。
愁闻耆老说,三月未曾晴。
慈俭身先治道间,未尝论罚不从宽。
成功日比尧年盛,与子人知夏鼎安。
凭几遗音伤万古,抱弓衔恨泣千官。
昭陵柏老伊川竭,宫掖三千泪始乾。
人间无地下巇嶔,剌眼翳门剑戟森。
操术不为流俗变,始知夫子有恒心。
翰林带华盖,天策视瀛洲。
哀痛扶兴运,从容赞庙谋。
终篇常称惬,两君却淹留。
更试平原匀,方看相且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