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滚滚黄河水环绕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几行大雁从空中飞过。
戍边的士兵越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整装待发抗击敌军。
黄河渡口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明月当空,战场格外空寂、悲凉
听说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只是如今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
注释
汉宫墙:实际指明朝当时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长城,它是明王朝与革达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汉边墙”。
客子:指离家戍边的士兵。过壕:指越过护城河。野马:本意是游气或游尘,此处指人马荡起的烟尘。
弢(tāo)箭:将箭装入袋中,就是整装待发之意。弢,装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为此星出现预示有外敌入侵,“射天狼”即抗击入侵之敌。
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
朔方:唐代方镇名,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此处泛指西北一带。
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赏析

  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等,构成北方边陲特有景象,气象开阔而略带萧瑟之感。颔联写前方将士踌躇满志的勇武形象,与首联相映衬,烘托战事将起的紧张气氛。颈联分别选取战前紧张忙碌场面与冷月当空的凄清之境,对比强烈,引人遐思。尾联由此生发,借助郭子仪之典,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情感复杂而耐人寻味。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非“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从首联两句都写到黄河来判断,诗人登临挑望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黄甫川堡。这里,边墙在侧,地近黄河,故水绕边墙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的视野。次句写秋雁南飞,既点明了节令,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写备战中的士卒与将军。“追野马”与“射天狼”对举,不必作如实的理解,这两句只是说,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塔箭,满引待发。这一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还揭示出他们行为的思想基础——“射天狼”以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颈联上句“黄尘古渡迷飞挽”所写写,是诗人视线从训练场移开后在黄河渡口见到的景象。这里,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

  颈联下句“白月横空冷战场”所写,时、地都已转换。其时月亮升起来了。诗人的目光从熙来攘往的黄河渡口移到了洒满月光的阅无人声的清冷的古战场上。这是战争爆发前的沉寂,练兵场上的紧张与黄河渡口的繁忙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诗人的心不觉收紧了。一个“冷”字虽是专用以描写古战场的清冷与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联抒情,从前三联见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转出。诗人深知,战斗的交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在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优虑和担心。

  明代边患严重,瓦刺、鞑靼先后构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胁,榆林等明朝重要的军镇要地,经常受到袭扰。就在诗人这次犒军期间,所到之处也无不显出大战即将降临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诗中说:“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只为胡。”又说:“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李梦阳不希望见到劳师动众、师老兵疲、战火连绵的情况常此下去,对于朝廷用人不当、指挥失宜又多所不满,故而在《秋望》等诗中一再呼唤郭子仪式的人物再世。

创作背景

  诗人在公元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为户部主事时,曾奉命稿榆林军,七律《榆林城》与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搞军时。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
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
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
白鹭立孤汀。行人长短亭。正垂杨、芳草青青。岁月尽抛尘土里,又隔日、是清明。
日暮碧云生。魂伤老泪横。算浮生、较甚浮名。万事不禁双鬓改,谁念我、此时情。

蛙蛤没泥涂,鲵鳅游畎浍。岂知北溟鲲,翱翔九霄外。

长安夸奢子,奔走逐冠盖。古寺有佳人,幽吟发清籁。

衣法曾传莫己知,两山禅定了何疑。本无一物非何有,大道宁嫌得小儿。

倚蓬小立拂征衣,沙上渔翁理钓丝。
举世更谁闲似我,只今何事未如伊。
莫将水动更天动,且道舟移是岸移。
家在神霄归未得,钓周钓汉笑人痴。

我友蓬蒿士,却扫谢四邻。内无三尺童,外无双蒲轮。

岂非骐骥姿,执辔难其人。无衣可御冬,忍寒待阳春。

仰云发永叹,夜作寒螀呻。奓户劝之起,怀宝善自珍。

秋月耿清夜,秋风捲曾云。佳哉为谁欤,定为我与君。

莫嫌酒味薄,聊复相欢欣。

月入云中去,呼他不出来。明宵教老子,何面更相陪。

有客平生爱白云,无端年老尚红尘。
祇应金简名犹在,得见仙岩种玉人。
霓作衣裳冰作在,铅华不涴天真。临风几待逐行云。自从留得住,不肯系仙裙。
对客挥毫惊满座,银钩虿尾争新。数行草圣妙如神。从今王逸少,不学卫夫人。

使者金羁佩紫貂,高杨系马寒无条。劝君为我且停杯,朔云满地西风骄。

与君结交非一朝,君方绿鬓予垂髫。父子两世共兰芷,英雄二十犹渔樵。

山中萝薜日携酒,江上芙蓉夜放桡。愧予已上长杨奏,今君亦结河阳绶。

浮云回首有穷通,丈夫得志无先后。只今南北讲戈鍪,至使疮痍盈宇宙。

东吴未见净江氛,中原且复忧山寇。知君久抱青云志,乘时即把苍生救。

忆君先子大夫才,每每逢予青眼开。冀忠声名昔无比,剑南父老今犹哀。

青天白日同崔嵬,君之往矣何愧哉。富贵祗如天外云,功名应比庭中槐。

循良汉诏下蓬莱,迟君跃马黄金台。

琐闱当日起才名,忽讶春风万里行。河北书传杨子路,天南帆落豫章城。

骚人吊古非湘怨,迁客悲秋自楚声。帝里旧游今散尽,浮云回首独含情。

雁飞渡江谋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苹藻,人饥尽属江中央。
天长水阔罗网多,无衣无食可奈何?
人声未断雁声起,弃儿呱呱道傍死。
不见雁春还北飞,人今去此将何之。
叹息人穷不如鸟,何日相随如雁归。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滹沱河冻军回探,
逻逤孤城雁著行。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
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

天风吹云送星槎,苍鳞道前牵紫霞。凤凰呈舞月妃和,飘飘来自金母家。

金母临行有奇赠,玉箫璚管声清佳。嘱我醒时无泄露,恐世知子生諠哗。

明朝梦觉莫惊怪,异香冉冉浮窗纱。

雨后秦坡水,势若天潢注。非风亦非雷,摇动山中树。

野草生烟日暮时,六朝陵墓转凄其。
家缘解道鸠偏巧,但取枯柴一两枝。
冻折银瓶水,尘枯宝瑟弦。
非关妾无梦,妾夜几曾眠。

江南好,孤馆又新秋。明月正圆偏作晕,彩云欲散迥难留。

暮雨更添愁。

闲思遍,曲巷少年游。灯下卸头簪茉莉,帐中含笑拨箜篌。

往事最风流。

聆言尘外性,爱此山中楼。种菊开三径,藏书杂九流。

田家酒初熟,邻叟日相褒。风雨前溪恶,移船入萩洲。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