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歌送罗参议

丽哉遐乎广之为州兮,辟炎区奥雄跨乎南陲。天作五岭奠玄武,排空下走何崔嵬。

拓邦几千祀,浩荡人文开。秦还汉往不复识,但见古城苍苍生绿莱。

上则盘冈曲丘龙蛇虎蹲,其下膏场绣浍晻暧而渟洄。

水银丹沙布平地,珍错奚翅犀与瑰。夷舲贾舶竞追逐,白首浩淼谁曾回。

土产之异尚如此,何况四民者挺然参三才。君今绾牒向南去,清风吹袂心悠哉。

峥嵘五羊城侧有千尺台,曩昔闻君坐其上醉睨沧溟如一杯。

是时榕蹊雨初霁,茉莉霜成堆。君尝梦游而神适兮,岂知七载还复来。

男儿成名贵及早,英雄多少埋尘埃。羡君青鬓结明主,出参方岳声如雷。

金章紫绶不可以幸致,如君者谓非历块之龙媒。

罗浮三千六百丈,矹律倚穷隈。巨鳌戴之与波下上,三十五莲峰照耀云中辉。

群仙跨飞龙,流影乱岩霏。我欲从之叹无术,送君翘首空徘徊。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鹤骨松筋风貌殊,不言名姓绝荣枯。寻常藜杖九衢里,
莫是商山一皓无。身带烟霞游汗漫,药兼神鬼在葫芦。
只应张果支公辈,时复相逢醉海隅。
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回望玉楼金阙。正水遮山隔。风儿又起,雨儿又煞,好愁人天色。
两岸荻花枫叶。争舞红吹白。中秋过也,重阳近也,作天涯行客。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四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伐木相将入远山,共听幽鸟语关关。殷勤若解当时意,此日那容不尽欢。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红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津馆苍茫别未曛,满檐秋色为思君。
风生积海连山雾,月落长河半树云。
欲睡动寻千日酒,怜香真惜十年薰。
如何咫尺关南道,只似江空与雁闻。

花信风催到小桃,瘦腰宽剩半围绦。微寒自喜垂帘箔,深夜谁闻放剪刀。

鹦鹉语言犹带诳,狸奴踪迹也偷逃。身轻却羡双飞燕,伫立墙东目送劳。

花风有信盼花辰,羯鼓催花不厌频。待到花开转惆怅,来朝花谢又愁人。

昨夜何人雪里归,岭头折得去年枝。
莫将寒暖分南北,直为春光剖破篱。

益为藩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择守来颁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条教,便宜皆得行黥诛。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任威或谓一时事,立政恐非长世图。岂无达识究是否,重在改作徒嗟吁。

仲翁裔孙有伟度,敢决不以常文拘。当官勇欲除弊法,伊忧内恻仁心孚。

视人无异远方意,威刑惠政还相须。始时岁荒力赈救,坐使饿殍成完肤。

既而为俗思根本,其在立学陈师谟。大开儒庠务诲导,秀民耸慕纷来趋。

遂言讲署鸿生职,使演经传传诸徒。奏函一上闻法座,诏劄即日来谐俞。

诏云信汝辨治蜀,缓任威罚先文儒。公心感激侈上赐,刻在金石尊神谟。

覆之大厦榜美称,日久传者期无渝。邦人承风为盛事,观者填道来于于。

嗟嗟多士其听命,勿即邪径安夷涂。师无訾圣生率教,信尚姬孔尊唐虞。

施之乡党励雅俗,仁谊得以相持扶。汉皇初始盛文学,起自蜀国行中区。

本朝教化视三代,建元安可为齐驱。吾君训辞谕万里,义均盘诰兹宣敷。

吾守教本树一国,学成洙泗相涵濡。臣谋君从协大义,圣哲倡和真同符。

欲歌盛节示万古,才不迨志嗟其愚。

阑干星斗又黄昏,深夜无聊独掩门。自有卿卿来入梦,谁令仆仆去招魂。

铃如系得奚愁虎,剑到飞时总化猿。一笑相逢都会意,人前不必更明言。

何日消金甲,羁人望眼赊。有诗都写恨,无梦不还家。

憔悴先芳草,飘零对落花。秋风渐相逼,空自惜年华。

独是躬耕处,相依亦有君。
山从千嶂绕,径向一林分。
水满渔竿觉,苔香屐齿闻。
从余深隐好,莫使勒移文。
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一曲朱栏倚绿杨,叶家楼阁本寻常。
曾看万国来佳丽,不信当年驻帝皇。
花绕香云还五色,草和秋露但斜阳。
江南江北无穷恨,八骏原谁驭穆王。

月度疏棂起更慵,坐听澄照五更钟。却思潮上西兴急,风绕山前万个松。

吹洞箫兮望极浦,君之归云在下土。
十风兮五雨,佑我海邦兮污莱斥卤。
君不来兮使吾心苦,千秋万岁兮为民所怙。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郡守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