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二首 其二十五

驺虞不食草,志士宁苟安。矩步挥芬芳,凛义不可干。

吐辞程大猷,妻子常饥寒。中心思美人,遥夜起长叹。

延颈望西岐,欲鸣途路难。踯躅待天晨,宵夜徂漫漫。

明月鉴房帷,涕泪交汍澜。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
梨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
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子建犹相贰,伍奢安得存。

生居宫雉閟,死葬寝园尊。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瓦溜初停旭日高,苔花晕碧草齐腰。一番浓绿催朱夏,昨夜新波失断桥。

积雨情怀浑欲病,乍暄衣着最难调。西斋睡起都无事,时有幽禽破寂寥。

暧暧青灯夜向深,卧听檐雨话乡音。水荒田野犹征粟,寒入关山未捣砧。

江海十年离别梦,道途千里去留心。平明且向孤城立,拟看长风破积阴。

辞封来伴赤松游,判作山中万户侯。
一片葵心天北阙,十行芝检殿西头。
渊洪端静恩言厚,拊藉温存眷礼优。
国事多艰耆旧少,须公与作济川舟。
秀州相士薛见心,重湖风雨来相见。
手把茅山道人诗,亦有胡僧写束绢。
自云膝不拜公卿,海内名人初入卷。
缥绫方册锦盘囊,手录梅花道人诗。
道人不读姑布书,两目看天走青电。
梅花忽露太极心,南枝北枝开一遍。
秀州相士亦识道,一笑求心符铁券。
章生不相一只眼,桑生不相一尺面。
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鳍王业建。
君不见汉家将军如牯腰,午夜脐灯照悲唁。

脱蓑挂船尾,鼓枻坐船头。得鱼既换酒,欸乃扬中流。

妻儿冒短篷,喜无风雨忧。日暮向何处,白鹭古时洲。

绮窗云半护,香气雾相和。为惜春光尽,翻怜夜色多。

客欢方太剧,花态转微酡。欲迟朝霞至,明星奈尔何。

欲重金躔地,应资琐闼声。天连巴子国,江尽宕渠城。

蛮府传新檄,賨人候去旌。葛山遗迹在,知不愧勋名。

想到莫知其处去,睡成无可奈何来。底缘水石亦煎煼,起对沙头阿滥堆。

一哭长城崩,谁言土无情。至今城下水,犹闻呜咽声。

吾皇万古基太平,妇女不哭城不倾。城不倾,四海宁。

徙倚诗成午照余,仙家宫府半楼居。
醉来也有回仙兴,自擘黄柑蘸酒书。

祖门俦子又诒孙,善庆儒科燕后人。雁塔继题三世字,桂林仍见两枝春。

稽山照邑天如画,霅水浮州地绝尘。我亦浩然归思起,明年双棹趁吴莼。

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
平生朱识见,惊此红玉泉。
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
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
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
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
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
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偏袒右肩赤一膊,开颜含笑不作恶。
广深莫种金莲花,故使浮杯衬双脚。
心既忘形亦忘怖,徒使旁观毛发竖。
本无行止令人图,竟到彼岸归何处。
我知画者意识真,是故古来传到今。
亦无此心可得惊,亦无此身可得沈。
浪头乘风正得路,不动诘严几时去。
从今不往亦不还,一幅之间作常住。
君不闻古人只作如是观,请公莫问何以故。

市远山深兴自饶,数椽聊得避尘嚣。閒分鸟迹寻花径,曲引泉流灌药苗。

户外何知有鸡犬,闺中亦复乐箪瓢。幽窗喜与秋江近,欹枕长听上下潮。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半园风雅重当时,画里年年纪好诗。四度人间逢甲子,重教点墨慰相知。

十丈青莲朵朵开,毗卢高阁独崔嵬。
欲看山势连天远,已见河流带雨来。
宫树阴浓秋未落,塞鸿声断晚尤哀。
烽烟直北何时息,处处关门鼓角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