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十九首 其二

东园桃李花,南国蛾眉女。灼灼相矜悦,遥遥动心语。

清歌不再发,舞袖无双举。昔为弦上思,今为梦中聚。

芳菲非我春,为欢复何许。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乍结香茅祈福寿,更缠金缕贡芳新。
丹台素有延生录,岁岁迎祥在此辰。
欢戚犹来恨不平,此中高下本无情。
韩娥绝唱唐衢哭,尽是人间第一声。
蒲团未有祖师意,洗鉢何曾识赵州。
万里空归君解否,老胡端为我能留。

昆崙东南支,逶迤成五岭。南趋镇南海,气势尤雄猛。

是为罗浮山,宜与南岳并。其势可代兴,天与非争鼎。

如何落岭外,命之曰佐命。名山如英雄,自具大本领。

可王亦可霸,独立乾坤靖。自放南海湄,箕踞非偃蹇。

西风海不波,晴穹落秋影。昂头出天外,南斗夜耿耿。

也知晚节留香好,独惜军中少一韩。任是黄花比人瘦,西风还拟卷帘看。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百岁光阴少,三门兴味长。同心言自臭,得道势全昌。

出处终初志,从远审大方。讵应开眼后,反逐世人忙。

了了如欢杳杳悲,凝情尽日听乌衣。郎归莫作呢喃语,薄幸疑君说是非。

伤时惜别两相参,渐老情怀百不堪。
四十今年才欠四,三春此日只余三。
身如零落沾泥絮,心似腾腾作茧蚕。
遥忆白狼山下客,送春凭梦过江南。

凭倚东风远映楼。流莺窥面燕低头。虾须瘦影纤纤织,龟背香纹细细浮。

红雾敛,彩云收。海霞为带月为钩。夜来卷尽西山雨,不着人间半点愁。

朝望岐山云,夕望岐山云。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崎岖千万山,踏破青鞋底。
何似引章泉,同耕老兄弟。

忆昨追凉孺子亭,再来荷柳竞凋零。试当止水凭栏看,我亦疏髯白数茎。

身投魑魅家何在,泽逮昆虫罪未除。

昔我适吴会,日夕承欢颜。高堂乐起舞,綵服何斑斓。

东海汹波涛,西湖翠烟鬟。北归馀十年,谬迹通朝班。

家祸一朝集,音容何可攀。悲号苍穹迥,往事思日艰。

命穷时亦迫,志弱体自孱。安得腾化术,从君超人寰。

执手不忍诀,临风涕空潸。

白首惭叨将相权,又逢生日倍潸然。玺书褒及连三世,花甲周来忽二年。

双阙有情悬凤翼,百蛮何幸息狼烟。乞归未沭覃恩许,清梦频频绕竹田。

一官将白首,名字落人间。直道晚成宦,劳生多苦颜。

兹游方浩荡,何日遂高閒。素业黄河曲,云松久闭关。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
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渔父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