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散朗万情回不群,翠鬟判得一緺云。钗钿脱奉旃檀座,纨绮裁装贝叶文。
茗碗近添脱悦味,舞衫新换戒香熏。潮音梵唱声清妙,旧曲如今不耐闻。
纷传风气尚桓桓,蛮触争衡放眼看。罗雀已同廷尉翟,登龙谁识使君韩。
殷怀一本思能永,著手频烦意未安。为介兕觥无量寿,阳春有脚不嫌寒。
碧山妆点塞天秋,老尽黄花蝶也愁。拚醉东篱颠倒舞,人间富贵一何楼。
清溪钱先生,年少登仕籍。上陈八事疏,嘉谟尽硕画。
毁撤魏监祠,书院开讲席。从游南皋子,正学重名节。
历官之所至,义声夺人魄。衡文斋鲁邦,多士手加额。
至今朝宇间,彩凤奋逸翮。虽然遭疑谤,微云掩曦赫。
至诚能动人,贤者腕为扼。风驰云影过,天清日复白。
义熙有全人,奄然归窀穸。人亡四十年,流芳动九陌。
遗文金玉伦,含辉光四射。抚卷诵琳琅,声色雅可摘。
其人邈千古,其心通一脉。我生在后时,丰采未亲炙。
苍茫潦水尽,坐见寒潭碧。
城南紫水不常流,桂发新香预报秋。尽说红霞能映树,祥光偏令照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