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新城果园连瀼西,枇杷压枝杏子肥。半青半黄朝出卖,日午买盐沽酒归。
篁竹参天无人行,来游者多蹊自成。石屏重叠翡翠玉,莲荡宛转芙蓉城。
世缘遮尽不到眼,幽事相引颇关情。一炉沈水坐终日,唤梦鹁鸪相应鸣。
太常名家子,英英苍玉玕。文章足华焕,秉志亦坚完。
礼曹肃供奉,弱冠已骞抟。不爱荫补郎,自致青云端。
滁山咏列锦,银台达紏弹。所至必宣秉,云胡不终安。
只应千首诗,终古无能刊。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书未三行,烛然半寸,过眼韶华容易。渐到天明,犹疑梦雨,且把绮怀抛弃。
更相念、鸳天畔,有人正酣睡。
转私计。想十年、漂泊江城,酌尊酒、未改当时兴致。
辜负好丰姿,肯付与、衫青眉翠。早为遄归,芳春动、再联征骑。
待林亭香满,龙脑共熏麝腻。
诗债松边了,锄荒剩种花。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
白玉楼成速,金銮事可嗟。桃源千古恨,寒日惨啼鸦。
四明古名区,天台接旁郡。幽居无俗家,灵苗长仙菌。
海底日见浴,峰头天可问。有方即请游,山舆窄如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