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忧得不忧,梧桐暗认一痕秋。历历四更山吐月,悠悠残夜水明楼。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华堂深在翠微间,潋滟波光照客颜。归隐输君尘外乐,留题偷我日边閒。
心忘机后鸥相识,日落山时鹤自还。小艇得鱼无事了,歌声移向荻花湾。
穷途厌迁次,岁晚惜分携。茅舍荒村北,柴门曲港西。
鸡豚暂同社,桃李旧成蹊。那得干戈定,浮家著两溪。
姹女婴儿只浪传,不知何物是真铅。尘寰底处安金鼎,弱水无缘渡铁船。
玉检谩藏灵宝法,紫阳空著悟真篇。死生昼夜皆常理,饥则加餐困则眠。
遥夜沈沈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茶鼎松涛翻细浪,桃溪花雨涌香泉。旋寻笋蕨春山下,不枉江南二月天。
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
菡萏池边风满衣,木樨亭下雨霏霏。老夫记得坡仙语,病体难禁玉带围。
夜色阑珊月上迟,半窗花影弄参差。镫前络纬声声急,似为愁人织鬓丝。
遥闻塞北雁声哀,纵目屏南鹤影回。万里云山随地阔,一江波浪接天来。
秋花旧觅陶潜径,倦客频登子美台。垂老他乡欢此会,且将桑落倒深杯。
比部千里足,低首受羁控。才高心能下,神敛鉴益洞。
泾渭自清浊,蕉鹿何梦梦。闲归看竹轩,独对月吟弄。
幼年即抱不凡资,阁掩菤葹但下帷。敏捷诗才追白也,清新赋笔例微之。
文名自昔倾流辈,家学从来著妙辞。花甲未周人遽化,师承回溯动悲思。
且复立斯须,良遘恰难屡。讵以骨肉亲,况乃姻娅故。
感激平生知,踟蹰空首路。大江日夜流,浮云莽回互。
人生多所怀,区区那可慕。愿言迅高足,直奋凌天步。
分两须当应两弦,此般法象合天渊。回头问取黄婆看,何必区区待口传。
百丈长桥跨广溪,每疑波底架虹霓。月明五夜青龙卧,露静三更白鹤栖。
杯渡漫夸今日浦,锡飞已识旧时堤。英雄自有相如志,题柱终驱驷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