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刺桐花里咽新蝉。方响落寒泉。远山凝黛修蛾敛,谁妆点、淡粉浓胭。
嫩水靴文蹙浪,修云卯色烘天。碧池荷叶又田田。
藕在阿谁边。莲子擘开须见意,香丝到底相牵。留取团团宝月,西楼共醉婵娟。
九龙山下白日荒,九龙山上愁云黄。中有古坟几千百,泉为鸣咽鸢为翔。
龙钟翁仲烟中卧,危崖瘦石苍苔裹。一片萧疏插素秋,白日黄狐看山坐。
我来纵步深林行,苍山合沓间泉声。古木千寻不枝叶,土垒三尺堆荒荆。
残碑藓蚀无名字,无蹄石马流清泪。墓门老鬼夜半哭,断桥磷火黄昏炽。
斜倾老屋唤谁扶,病柏伛偻枝干疏。春深草色醉黄鸟,月白松涛咽鹧鸪。
尘世沧桑不可料,百年驹隙双丸跳。不如无植亦无封,骚人无处兴凭吊。
呜呼赤松子,黄石公,张良辟谷行相从,遥望三山东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