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峡谣五首 其四 飞来寺

辛苦浈江水,晨潮接暮潮。飞来金碧影,劫火不曾烧。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回首章台路。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拚一日、来游一度。除却忧愁风雨外,肯容他、野马埋双屦。行乐地,更何处。人生忍把佳期误。况今朝满坐春风,怎禁不去。莲社兰亭当日话,便合从今委付。算此语、非缘要誉。饮少欢多还觉醉,看归途、叠嶂青无数。情未足,日催暮。
圆长已褪青云子,芳软犹存绿玉房。
留伴陶泓共新浴,要令毛颖沃清香。

年丰千里无夜警,吏退一室焚清香。青春固非老者事,白日自为闲人长。

禄厚岂惟惭饱食,俸馀仍足买轻装。君恩天地不违物,归去行歌颍水傍。

踏遍吴关楚陌尘,榆花空对白罗春。如何四海袁居士,偏遇人间憔悴人。

朝日出东北,青云散朱晖。坚金为之铄,信此庚气微。

吾子善闭关,今何冒炎威。流汗正被面,飞尘常满衣。

忆君若冰雪,无以慰渴饥。伏日万鬼行,至如早旋归。

园中有亭沼,宦邸得幽栖。曲折由人胜,深沉使客迷。

竹枝风外袅,莲叶雨中低。我欲尽奇绝,明朝还杖藜。

垂翅东隅四五年,不知何日遂鸿骞。
传书燕足徒虚语,强学山公醉举鞭。
飒飒秋风起白榆,山前吹彻小单于。
行人便作边城听,忘却杭州是故都。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
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寺。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想见晚来晴,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特相戏。

暑郁庚重伏,阴疑魄正圆。羽虫明可数,萤火暗能然。

尘土开清景,光华照暮年。浩歌追太白,把酒问青天。

诏书屡趣入承明,黄阁前头不肯登。
苦欲归休同野老,本来清净是禅僧。
苔生文塔今成古,影挂山房唤不应。
犹想经行泉石处,倚岩憔悴一枯藤。
傍家亭馆占湖东,寂寞为邻祗陆公。
竹树一堤如有碍,乾坤万象自无穷。
棹歌远入秋波绿,塔影中分晚照红。
尊酒待游烟雨景,画图著我笠蓑翁。

岁华水流速,忧心石壁仄。抱疴医无人,知非救有术。

纷驰十馀年,敛退始今日。世人乐外营,达士惧中忒。

黾勉勖前修,神明冀充实。

暗雨黔西路,凌晨结伴行。马蹄循虎迹,人语杂猿声。

旧里余荒井,空山冷废城。不毛嗟此地,禁得几鏖兵。

历乱钱含菊,累垂金郁柑。傍松石选拙,移柽径饶南。

尽境还施塌,抛区也著龛。知君经济意,大略见林潭。

却忆西湖烂漫游。水涵山影翠光浮。轻舟短棹不惊鸥。
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莺歌燕语巧相留。
雨到秋深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
滴阶响共蛩鸣切,入幕凉随夜气侵。
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官漏夜沉沉。
萧条最是荆州客,独倚高楼一醉吟。
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
兀坐耽尘编,起观星河沉。
古人岂可见,所希见其心。
终然发永欢,不收呜床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