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万物生于天地,人类高贵无比。
设立君主管理百姓,成为世上正常规矩。
天子车辙国君马迹,畅通天下纵横各地。
决定人才优劣升降,掌握百姓繁衍生息。
我要赞美圣贤君主,他们总管国家疆域。
分封诸侯授给官爵,建立井田颁布法律。
宁烧丹书废除刑罚,也不乱开释罪先例。
舜时皋陶周时甫侯,作为狱官错在哪里?
可惜可叹后代人们,制度办法统统改易。
驱使百姓辛劳奉君,摊派徭役榨取民力。
虞舜下令漆饰食具,激起众国纷纷叛离。
哪如唐尧俭朴实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齐。
难怪世人赞赏伯夷,盼望搞好社会风气。
奢侈本是最大罪恶,节俭美德不容怀疑。
许由不肯接受天下,难道需要辨出道理?
只要实行兼爱尚同,再疏也会和睦亲密。
注释
度关山: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
牧:养育管理。
轨则:法度、准则。轨,应遵循的规则。
经纬:原指道路,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这里用作动词,指经由东西南北道路。四极:四方极远之地。四境。
黜(chù)陟(zhì)幽明:贬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干练的人。黜,降职或罢免。陟,提升,升迁。幽明,分别指昏庸者和德才兼备者。
黎庶:黎民庶民,即百姓。繁息:指人繁殖生息。
於(wū)铄:唔呀闪烁。
总统:总揽,总管。邦域:国家,邦国的疆域。
封建:封赏建立,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使之在各区域内建立邦国。五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井田:周代的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心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刑狱:刑罚狱讼。
燔(fán):焚烧。丹书:古代用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一说指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即《洛书》。
无普:不能普及。赦赎:允许犯人用钱物赎免罪刑。
皋陶(yáo):亦作“皐陶”。亦作“皋繇”。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狱官或狱神的代称。甫侯:一作“吕侯”,周穆王时任司寇。泛指司法官。
嗟哉:感叹词。
改制易律:更改制度变换律法。
劳民:使人民劳苦。
役赋:劳役赋税。
舜漆食器:虞舜用漆器为食器。食器,饮食用具。
畔者:叛离者。畔,同“叛”。
采椽(chuán)不斫(zhuó):采用柞木作椽,不加砍凿修整。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孤竹君死后,同其弟叔齐互相谦让王位,弃国逃走。商亡后隐居首阳山。
厉俗:激励世俗。厉,劝勉。
侈恶:奢侈的罪恶。
俭为共德:言节俭是上下一致遵守的道德。
许由: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且认为是对他的侮辱。
讼曲:打官司,辨曲直。
兼爱:同时共爱。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尚同:崇尚同德。墨子的政治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
戚:亲近。

赏析

  《度关山》一诗表现了曹操的政治理想。其内容讲的是执政者要勤俭、爱民、守法。曹操用法严峻,有犯必纠,这是一种法家精神,他反对滥用刑罚,提出要依法而行。曹操提倡节俭,《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不好华丽,后宫衣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褥取温,无有缘饰”。“俭为共德”是作者极力提倡的。

  此诗开头直接提出“天地间,人为贵”,凸现了诗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接着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君主贤明,制定法规,全国统一,以奢侈为大恶,以俭朴为美德。退昏庸,举明智,官吏尽职,百姓安定,人口繁息,设立刑狱,执法正当。人与人之间,退让不争,上下相同,彼此亲爱。

  全诗表达了诗人以“让”与“兼爱”为基础的大同思想,为了充分表达这一思想,诗人并写两面,一是通过叙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备者是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二是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提出纠正“侈恶之大”的方式,即“俭为共德”,在此基础上,提出“让”与“兼爱”,即国君贤明,君民平等,执法公正,讼狱不兴的大同思想。从中可见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愿望。

  这首诗在内容上,反对“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蕴涵着孟子倡导的民本思想。在写作上,除了采用正面颂扬的形式之外,“嗟哉后世”八句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肯定了民本思想,揭示了奢华造成的后果。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曹操是富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能通过正确的措施实现他太平盛世的理想。此诗即反映了这一思想。其创作时间未能确证,霍雅娟教授认为此诗作于曹操早期。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你喜欢
几番南极星边,樽前常借南枝寿。今年好处,冰清汉节,与梅为友。老桧苍榕,婆娑环拱,影横香瘦。把草庭生意,蛮烟尽洗,都付与、风霜手。
岭首小春时候。看明宵、桂轮圆又。此人此地,此花此月,宜诗宜酒。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愿玉奴、岁与素娥不老,共人长久。
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
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
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
思君气实充,不与短折类。
血死匪无由,恐是服椒罪。
君于药自深,何独此乎昧。
岂不闻仙人,饵菖得千岁。
绿发翶翔翰苑春,升平三辅已朱轮。
诗成山谷句中眼,名应石林天上人。
耆旧政须廊庙具,蕃宣聊寄股肱臣。
生朝剩欲为公寿,醉里苹花度曲新。

槐柳来时绿未匀,开门节物一番新。踏青寒食追游骑,赐火清明忝侍臣。

拂面蜘蛛占喜事,入帘蝴蝶报家人。莫瞋年少思归切,白发衰翁尚惜春。

何处觅幽香,展卷幽香盈幅。记得红罗亭外,有人吹横竹。

飞飞寒雀啅疏枝,争向画檐扑。留取月明花底,看翠禽同宿。

波面香风落磬声,夕阳楼殿更分明。蓬莱弱水端难到,聊与人间作化城。

仆夫取水古龙塘,水中木佛三肘长。随波俛仰如簸糠,并流拯之置道傍。

衲衣著帽僧伽装,里人观者如堵墙。相与筑室临沧浪,荷盖荃壁辛夷梁。

三日屋成小而香,野草江花荐芬芳,烬烟昼清夜灯光。

乃知实相无立乡,人人性中普照王。

巨然山水校毫毛,灵彻诗歌费炼陶。何似老禅三昧手,云飞风卷幻蒲萄。

积念隔炎凉,骧言始今夕。已对浊尊酒,复此故乡客。

霜月始流砌,寒蛸早吟隙。幸藉京华游,边城燕良席。

樵采咸共同,荆莎聊可藉。恐君城阙人,安能久松柏。

聊登玄圃殿。
更上增城山。
不知高几里。
低头看世间。
唱歌云欲聚。
弹琴鹤欲舞。
涧底百重花。
山根一片雨。
婉婉藤倒垂。
亭亭松直竖。

虽为远道怨,翻成今日欢。含花已灼灼,类月复团团。

极目楚天遥,湖亭晚兴饶。平波千万顷,鸥影落青霄。

楼高不敢眺,愁思满沧洲。
有梦隔千里,无书过一秋。
晴风吹野树,落日照寒流。
客里添萧索,何时得共游。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
裴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般若神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现时游五蕴山,内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无状非大小,昼夜圆明悉能照。用时无处复无踪,行住相随常了了。

先圣相传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智者号明不离珠,迷人将珠不识走。

吾师权指喻摩尼,采人无数入春池。争拈瓦砾将为宝,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远,体用如如转无转。万机珠对寸心中,一切时中巧方便。

皇帝曾游于赤水,视听争求都不遂。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

非自心,非因缘,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罗万像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

烧六贼,烁四魔,能摧我山竭爱河。龙女灵山亲献佛,贫儿衣里几蹉砤。

亦非性,亦非心,非性非心超古今。体绝名言名不得,权时题作《弄珠吟》。

少时贪看琼林绕。任马上、寒威峭。昨暮六花飞逗晓。拥衾慵起,鬓丝笼帽,顿觉年来老。朱阑翠竹枝枝倒。把玉甃、棱层趁风扫。楼上一樽须放早。同云收尽,红轮初上,对面狼峰好。
北风江上雪晴时,远道逢君醉不辞。
临别更留三夜话,相知已是十年期。
断云落雁声犹切,斜月疏窗影渐移。
久客不须伤岁暮,五湖归思满天涯。
当年胡马入秋来,今岁南侵不肯回。
数种铁衣三十万,角弓驰骋拂云开。

四并堂中别公去,四至堂中傍公住。也知公未到斯堂,光辉照遍淮南树。

淮南遗泽海陵长,绍圣名齐有美堂。康乐达人绵祖德,士安惠政满江乡。

绣衣借寇从来有,六州霖雨争骧首。夹道焚香送使车,问公还忆棠阴否。

宣慰欣传简郑韩,簪缨休作尚衣看。堂帘一德承恩易,节钺重来异数难。

圣心独眷江南重,盐梅好作和羹用。早识元龄公辅才,待偿昭达台垣梦。

蜀冈公燕狎烟霞,别馆题襟护碧纱。翠饮玉炉三涧雪,红簪金带四围花。

致亲许我听官鼓,绛随才愧兼文武。八表间停南浦云,一鞭催踏东华土。

甓社珠光照海东,屋梁颜色正思公。江山夜共冰轮影,丝竹秋生绛帐风。

蕙{木边}仿佛看题字,匆匆廿七年前事。当时童子问何知,此日勉为清白吏。

月阙微名阚泽惭,祝公开府又东南。魏公昼锦堂成后,六至还应续美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