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无好雨,曲水未胜杯。谁伴山翁醉,难令俗客陪。
青苔迎马入,绿柳送莺来。纵步濠梁上,垂缗更乐哉。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
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剪。
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
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倚玉山之孤峙于,前娄水之迂萦。占恺爽于邑中于,雄面势于山阳。
有默斋之主人于,搆冰崖之草堂。既命名之特异于,讯斯义其谁当?
惟兹山之秀丽于,日悠然其可望。览云物之生态于,忽朝暮之无常。
奚所夏暑冬寒于,历四时而凝霜。知主人之远志于,托幽遐以自将。
少负奇以抗节于,抱终天于蛮荒。泣苍梧之不返于,踰五岭以傍徨。
卒茕茕以自遂于,廓天路之翱翔。执法度以匡主于,志不毁乎直方。
逭鈇钺之严诛于,即远窜乎夜郎。旋蒙恩以内徙于,赖天王之圣明。
秉外台之宪节于,赫金紫之辉煌。一朝去此而不顾于,飘然来即乎故乡。
嗟夫,食肉之多鄙于,人皆以衣锦为荣。终纷竞以火驰于,日炎炎其无央。
似夸父之逐日于,孰知暍而慕大清凉!吾览斯堂之名于,洒然如御夫北风之?。
追范蠡于五湖于,见伯夷于首阳。佩明月之宝璐于,然犹思乎褐裳。
厌鼎臑之盈望于,志不去乎糟糠。开北牖以仰视于,丹崖翠壁凛然冰壑之英。
恍乎雪山之阳于,冽冽乎冬气之长。朝受命而夕饮冰于,吾尝闻此语于蒙庄。
嘉君子之德音于,志志节之弥强。爰作赋以颂祷于,祈寿考之无疆。
绿杨金线。记此地、经过百遍。曾蓦遇、水仙祠后,月里游船初转。
凭几楞、腻粉阑干,水晶帘子桃花扇。正一色衫红,两行蛾绿,何处莺俦蝶眷。
听檀板、孜孜拍,似唱到、小秦王慢。恰水烟一派,冲开笑语,鼓儿挝了人儿远。
年光涛溅。也思量再觏,重来无奈心情换。寻春须早,莫待百花齐绽。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江州古时路,黄花翳连冈。举世无人识,飘零随哓霜。
陶公感萧晨,采之助飞觞。遂令千载后,华屋延秋光。
亭亭金石姿,不随世炎凉。清泉濯宿根,空山抱孤芳。
一承君子顾,纫结古锦囊。岂惟制颓龄,令德滋日章。
所以浮湘者,亦欲餐其英。柴桑今为墟,此意谁与明。
使君节操冰檗坚,雪映黄堂鹤舞帘。一瓷虽琐都无爱,信是清白由家传。
乃翁使夷曾却金,朝鲜犹说到于今。为臣讵肯辱君命,为子何曾改父心。
包公昔不持一砚,谁谓人心随世变。使君一瓷亦不持,昔日包心今又见。
安得人人如使君,穷檐茅屋皆生春。清风高节激顽懦,坐令四海风俗淳。
归来霜鬓几经秋,念尔鸿裁侍玉旒。抗疏明光推起草,澄清畿甸见宣猷。
斗间遥睹双龙合,海外真成独鹤游。因忆谈经寒署后,相思人在凤池头。
竖不穷三际,横不亘十方。大不偪塞虚空,细不入于芥子。
三世诸佛,如觉如梦。诸大祖师,若存若亡。与么境界,从上诸圣。
尚迷昧如斯,方今学人,且作么生凑泊。
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