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描绘了遭受蝗灾之年的农民生活,揭露了政治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同情。诗的语言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事雕琢,选择了富有典型事例来描绘而获得很好的效果。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开头两句总写荒村,点明原因。农村倍受旱灾和蝗灾之苦,年复一年,没有收成,因而农民破产,农村凋敝,村落十分荒凉冷落。一个“甚”字,写出了荒凉的程度。这是明代广大农村的缩影。
颔联详写一家农户。这家农户的生活,老翁为了还债,年纪老了,还得去做雇工。佣工所得,只够还欠债的,可是官府还要催缴赋税。老翁只好忍痛将自己的幼子卖掉,用卖儿卖女所得的钱去缴纳官府的赋税。从此老翁一家骨肉分离。可以预见老翁的境况将会更加恶劣。
颈联继续写老翁贫困的生活。墙壁坍坏,风如同从屋里出来一样,屋梁倒塌,月光直照床上。这两句写得很形象。这里虽然写的是一个农户,但他是千百个农户的代表。这两联对“甚荒凉',“苦旱蝗”作了具体形象的描绘。
尾联把“村落甚荒凉”的社会原因揭示出来了。地方官吏为了升官发财,不肯如实上报灾情,以减免一些租税。所以说“荒村”的直接造成者是地方官吏。
在诗人的笔下,人民的生活极其困苦,由于年年蝗灾,已经穷到无钱、无粮、无完屋的地步,荒凉由此可以想见,但地方官却因为担心影响了“政绩”,“不肯报灾荒”,直指官员的冷漠与自私。本诗揭露了官场上的黑暗与冷漠,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全诗语言精练、结构谨严、形象鲜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人民深切的理解和同情,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人作巡抚十八年之久。上任头几年(宣德五年至十年,即1430—1435年),适逢河南、山西旱灾蝗灾接连不断,他奉命视察灾情。据《明史》本传载:“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从此诗内容看,重在写灾年里农村的破产,大概作于宣德九年(1434)前后。
虎头燕颔足奇谋,玉帐兵形象水流。此去关河应不远,上方拟筑望英楼。
笋舆咿哑来,路转此歇脚。长内挟秋下,深意满万壑。
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每恐终此生,无复容交会。
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先凋,行恐成聋瞆。
妻孥幸无恙,幼稚尽成大。两君盖神佑,滇蜀出万隘。
仆也疾未平,中朝谢俦辈。举目孰不改,身存心可碎。
那择儒与佛,有得差为快。既揽淮南春,雕阑杂锦绘。
使者官事馀,翩然动旌旆。连舫指空江,但见天垂盖。
驳嶂立阳赧,受日腾光怪。阴壑霭如云,蒙茏奏悲籁。
阴阳有开阖,一气无迁代。谁云逝者多,澄川故如带。
举觞酹冯夷,布席卧惊汰。聊与平生心,从容托江濑。
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
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出郊风物两閒间,眼底江南顿觉还。金阙五云浮王气,玉亭千古识龙颜。
地除扬子应无水,天尽中原合有山。何事宋家三百载,只披图志望㠝岏。
千古徐州雄楚西,多援旧事叹当时。大王千里马谁得,山人一去鹤何之。
产蛙沉灶千千水,辟谷餐霞岁岁祠。曾见蜕蝉还食不,留侯未必降庖牺。
九曲溪流绕幔亭,峰前海色昼冥冥。故人无限中原思,抚剑歌来祗自听。
郑君坐交穷,结柳穷不去。无朋长独立,老大荒村住。
荒村扫人迹,取友惟西山。当应爱山标,可望不可攀。
牵萝架风亭,巀嶭揖高调。修檐入危碧,阮眼坐相照。
嗟今轻薄子,对面生九疑。宁如友真山,贞质终无移。
怜君意超超,愧我劳勿勿。未共结交心,漫负心脾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