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二十九岁成进士,入仕途,居官北京和广西、河南,到六十多岁才告老归家,一生游宦三十多年。古人重乡土。在外地的日子越长,越是怀念故乡,一旦能晤乡人,即使彼此素不相识,也觉得特别亲热,有说不完的话。李昌祺活了七十多岁。当他老年居官异地时,故乡的许多亲朋已经谢世;由于当时交通不便,音书梗阻,这些人的消息他无法一一知道;一旦听到故乡来人说起,老人便不禁伤心泪落,不忍卒听。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种心情。诗中“故旧凭君休更说”的“凭”是请求的意思,“凭君”犹言“请你”,唐宋诗词中常用此义。
不忍心听故旧死亡的消息,是老年人共同的心态。一来,人到老年,心多慈软,不能承受这种刺激;二来,故旧飘零,往往勾起老人许多辛酸往事,陷入复杂痛苦的回忆中,容易引起感伤;再则,亲朋一个个死了,他这位幸存者能不想到自己的来日无多吗?对此,年龄越大的人,越发敏感。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具有广泛的典型意义。
但是,有趣的是:故旧死亡的消息老人不忍闻,故乡的近事老人却特别想听,哪怕只是一丘一壑的变迁,一时一事的兴革。诗把这两种心情写得非常生动突出。“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来的这位乡人,尽管老人从不认识,但他那满口乡土语音,老人听来却格外熟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长期在广西、河南游宦,几曾听到过江西吉安人的口音?贺知章说:“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是一种特殊的乡土文化的印记;在天涯异域,听到乡音便倍感亲切,彼此的心自然靠近了,而且有了共同的话题。今晚,这话题是那样富于吸引力,把老人带入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天尽管寒冷,夜尽管深沉,老人却听得津津有味,挑尽寒灯,毫无倦容。诗句对此只作了平静的叙述,我们却借着那“寒灯”的微光,看见了这位老人兴奋的脸色,激动的童心。
于是我们看到:这首小诗揭示了一种有趣的矛盾心态——又是爱听,又是怕听。“爱听”的心情,通过“挑尽寒灯”四字写得盎然欲滴,老人仿佛小孩瞪着大眼,托着腮帮子听人讲故事一样,形象十分鲜明。“怕听”的心情,通过“凭君”二字,也显得深沉迫切,老人的形象又变得皱纹满脸,灯光下老泪纵横。正是这种有趣的矛盾,这种前后截然不同的形象,使这首小诗充满了喜剧情调。你读着它,将止不住发出幑再一想,又不禁感到凄然。
更值得一提的是:诗写得如此自然浑成,你找不到什么“诗眼”,也找不到什么“警句”,诗人只是叙写了这次夜话的过程,他只是顺着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一己之哀乐,却无意之中表现出了老年人的普遍的心态,勾画出从童心盎然到老怀凄怆的形象变化。诗,真有不可思议的魅力!
玉果金柈码碯觞,春坊传令赐云浆。雪中上马浑如梦,一片飞来醉面凉。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塞谁省?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我恐前生老法华,退居清淡即僧家。禅师有道常骑虎,侍者通神自辟蛇。
已负法身来震旦,终抛尘网觅提奢。洞庭春后多风水,准拟南归买钓车。
公安民田入水底,不生五谷生鱼子。居人结网作耒耜,耕水得鱼如得米。
高田鱼落田反芜,生鱼之地变生蔬。网亦从之变其用,环葱绕芥如围鱼。
以蔬佐鱼生已蹙,以网作篱还诧目。苟且穷算得新创,何遽丝乃不如竹。
蔬花蔟蔟蔬叶披,猫戏网中鸡隔窥。想见鸬鹚与猵獭,出入篱际驱鱼时。
不愁网破篱无补,但惧水反鱼游圃。此时篱倒蔬亦无,顿顿餐鱼奈何许。
芒鞋竹杖寻梅去,只有香来未见花。村北村南行欲遍,数株如雪小民家。
蒋侯家荆溪,胸次饱空阔。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
有酒无地把,况助诗句活。规模作危亭,更为思亲设。
安车几时来,历览吴与越。俸廪虽云薄,采菽水可啜。
我实通家子,此意敢自别。愿同竹马儿,就彼上寿列。
岂惟一门事,犷俗坐可革。长使是邦人,指亭记所茇。
杰阁双林开,余辉薄天树。炯炯含元精,巍巍托飞步。
缅惟经始时,西台泪空注。遥招柴市魂,近息崖门怒。
物议滋狐疑,孤怀阻犹豫。正直髯将军,一气群贤聚。
遂以忠臣心,永作法王护。下眺望乡台,夷齐旧隐处。
在昔辟蚕丛,至今剩铁墓。四山何苍苍,惆怅夕阳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