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赏析

  《扁鹊见蔡桓公》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世人特别是为政者,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作者在阐释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简单的语言传达,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从首句到“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原因和主要人物,点出了桓侯“讳疾忌医”的主题。文章以“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交待了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扁鹊姓秦名越人,医术高超;蔡桓公即下文所称的桓侯,是当时蔡国的国君。扁鹊首次指出桓侯患有疾病,不过此时病症还停留在表面,加以治疗就能防止其恶化。“立有间”三字不仅简明扼要地写出了扁鹊对病人的诊治过程,还表现了扁鹊高超的医术——仅凭片刻之间的观察,就能指出症结所在。桓侯对扁鹊的警告不以为意,甚至认为他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桓侯否认自己有病,并认为医生都喜欢治疗那些原本健康的人,以此来当做自己的功劳。

  从“居十日”至“桓侯又不悦”,承接上文,故事情节得到进一步发展扁鹊十日后再次觐见桓侯,他说桓侯的病情已经深入肌肤,如不加以治疗,将深入身体内部。但是桓侯对扁鹊的话仍然置之不理。“复见”、“居十日”交待了桓侯病情深入的过程,扁鹊没有放弃劝谏桓侯,体现了医者父母心的负责态度。“君之病在肌肤”一句印证了前文“不治将恐深”的推断。尽管扁鹊善言劝诫,但桓侯还是不予理睬,甚至表示出不满。

  又“居十日”,桓侯的病从肌肤发展到了胃肠,扁鹊的论断进一步得到验证,如果不加以治疗,病情将会持续加重。但扁鹊劝说桓侯依然无果,桓侯对他三番五次指出自己身体患有疾病感到不悦。桓侯患疾渐深,渐入不治之境,这一情节为下文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第四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情节急转的开始。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转身就走,这一幕情景使文章陡生紧张感。扁鹊一改之前耐心进谏的态度,说明桓侯的病已经无药可救。桓侯见扁鹊“还走”,十分不解,让人前去询问,扁鹊道出桓侯患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相关治疗方法:病在表皮时,热敷即可治疗;病在肌肤,针灸可以治疗;病在肠胃,汤药可以治疗。而现在,病已深入骨髓,是“司命之所属”,就连扁鹊也无可奈何。

  故事最终结局是桓侯不治而亡、扁鹊逃秦。情节到此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文章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抨击了统治者迁怒和诿过百姓的丑恶行径。

  此文以桓侯病情发展为主线,结构流畅紧凑、跌宕有致,逐步将说理推进。作者采用三迭式手法,通过描写扁鹊的多次谏劝深化了主题。另外,扁鹊的反复劝说与桓公不以为意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不费矫饰之功便刻画出人物的不同特点:扁鹊尽心负责、医术高明,而桓公骄横自大、不知变通。

创作背景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扁鹊见蔡桓公》即出于《喻老》篇,是为讲述扁鹊为蔡桓公多次“诊病”而蔡桓公却多次“忌医”的故事,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生活哲理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
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多雨南宫夜,仙郎寓直时。漏长丹凤阙,秋冷白云司。
萤影侵阶乱,鸿声出苑迟。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

田子绿曲,妙在蒸蓼。女酒兀者,美生其手。挹彼而清,注兹无声。

其香馥郁,悦可饮者。如春霢霂,清不病醨。多不疾人,谁其吐之。

百室之醅,醇碧惟师。老夫不饮,评以鼻慧。

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
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
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
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
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
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
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
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
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
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
泠泠屋外泉,兀兀原头烧。
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
人情每期费,之子适予心。
老饯城东陌,悲分岁暮襟。
少留班露草,遂往隔云林。
未笕青丘远,因风嗣好音。
滥登清顯遇公朝,岂有才谋可致尧。
拙守自惭成木强,宦游谁欢仅蓬飘。
醉来多谢提壶劝,归去宁烦杜宇招。
好乐当年开口笑,此心无事愧重霄。

江亭小于艇,松子落满顶。尽日无人来,流水抱虚影。

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竹坞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玉。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不如花下,一尊芳酒相属。
慨念故国风流,杨花春梦短,黄粱初熟。卷白千觞须劝我,洗此胸中荣辱。醉揖南山,一声清啸,休把《离骚》读。迟留归去,月明犹挂乔木。

知君貌堂堂,称此罗衣裳。若个官娃剪,须教特地长。

重门半掩梨花院,博山飞烟绕梁转。晓莺啼傍小窗来,只在柳梢看不见。

罗衣单薄恶春风,却要捲帘令燕通。春愁只能清臂玉,何时得消红守宫。

对花强拣花枝折,心事可向旁人说。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凉夜金波动,秋空玉镜飞。山河移素影,霄汉出清辉。

照席蟾蜍近,传书鸿雁稀。更阑犹梦见,天上看花归。

重来洞庭野,往事付行云。
乐奏思黄帝,珠寒讶鄂君。
朝廷用儒术,兵甲洗妖氛。
好在胸中策,堂堂整六军。
玉叶金英,倩谁移下蟾宫树。香风飘度。满院飞黄雨。
独倚寒林,搜尽高人句。关情处。素娥无语。的皪枝头露。
小年弄文墨,不识戎旅难。一朝事鞞鼓,策马度涂山。
涂山横地轴,万里留荒服。悠悠正旆远,騑骖一何速。
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行闻汉飞将,还向皋兰宿。

深冬一夜六花飞,晓气冲寒酒力微。野马漫空同白战,仙禽何处认巢归。

皑皑冬日埋周道,片片随风上客衣。莫讶南窗僵卧久,从来车马到门稀。

浓云一片浮空来,郁律万古青不开。东风料峭布帆送,到眼倏忽惊楼台。

海门东去波接天,一拳突兀洪涛间。长江泱漭望不极,万里一碧流春烟。

阴崖百丈暗松柏,石磴盘盘入空碧。绝顶高翻鹳鹤巢,天风泠泠生两腋。

丈夫不合淹市廛,不能富贵还学仙。桃花洞口笑相识,白云待我三千年。

肩拍华阳隐,袂挹焦孝然。骖鸾驾鹄任所往,安得复有人世摧轮折毂之险相忧煎。

我家杜若洲边往,咫尺蓬莱屡回顾。风尘澒洞损朱颜,十年悔不携游具。

山僧导我深篁行,指点斜阳作晚晴。沙边白鸟一双起,江天绚烂朱霞明。

琅琅净玉钟郁郁,瓜洲树风潮窅冥。援孤琴松声,恋客不能去。

故人曾吹铁笛来,磨崖好句惊仙才。西风何意遽吹返,嗟哉抑塞尘与埃。

种竹翁,元真子,相望盈盈隔江水。金丹悟道卧元关,天子蒲轮徵不起。

虚堂明月照清辉,鱼龙寂寂春星低。幽怀梦绕江南北,瀛海茫茫独鹤飞。

团扇复团扇,皎皎白于雪。永昼引清飙,良宵延素月。

秋来置箱奁,寻常不轻发。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

炎曦会有时,谁云恩义绝。

金屋承恩事已非,玉颜憔悴度春晖。
无因得似宫前柳,时有长条拂御衣。

平生得句誇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