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注释
鸣骹(xiāo):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
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
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

赏析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习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写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 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著的特色。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表明《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北宋初年,当时国家统一不久,国力渐长,主要对抗势力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等,作者当时怀着报效国家之志,创作此诗。
柳开
  柳开(947~1000)北宋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号东郊野夫;后改名开,字仲涂,号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进士,历任州、军长官,殿中侍御史,提倡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命。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为宋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作品文字质朴,然有枯涩之病,有《河东先生集》。诗作现存八首。
  猜你喜欢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十载重来祖墓山,老僧成塔隶为官。更无煮笋烧茶事,已过花时问牡丹。

碧玉槎桠金粟小。山路惊秋老。倒倚湿寒烟,似怯秋风,阁泪啼清晓。
铜壶冷浸宜深窈。人试新妆巧。云鬓一枝斜,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

寒星黯淡,青铜色、出匣惊飞风雨。龙鳞三尺,虎气千年,彷佛精灵堪语。

记得当时,曾带故人荒陇,此道于今如土。挹神光、重见冠裳楚楚。

宾旅。鸣佩中原历聘,只解识、寸心相许。回首苏台,鱼肠忽起,散乱长铍无数。

试吊要离坟草,鸱夷潮水,一样英雄难诉。对州来君子,恩仇忘否。

前年望归归不得,去年中途脚无力。残生何意有今年,突兀家山堕眼前。

东家西家何壶酒,主人捧觞客长寿。先生醉袖挽春回,万落千村满花柳。

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

人言少微照乡井,准备黄云三万顷。何人办作陈莹中,来与先生共炊饼。

江风卷地散蝇蚊,湿翠堆篷曙不分。远峡猿声青隔雨,阴崖蛟气白莲云。

一官憔悴投荒录,万里凄凉誓墓文。十口长饥行李乏,愧他豪客夜知闻。

日日言归未得归,今朝才是上征騑。轻装手办身都健,浪迹依人计总非。

京国春阑花事歇,黄公市散酒人稀。上林无尔营巢处,归去江边旧钓矶。

物情异所异。
世心同所同。
状如薪遇火。
亦似草行风。
迷惑三界里。
颠倒六趣中。
五爱性洞远。
十相法灵冲。
皆从妄所妄。
无非空对空。

高皇大业盛殷汤,远迈成周卜世长。今日文孙恢圣绪,由来祖德是重光。

由来胜迹重名公,山水文章自不同。近接凌霄惟片石,遥窥苍海只长虹。

暮烟多处层峦好,寒叶疏时落照空。少保祠前云历历,松声不逐怒潮东。

白云映空流,独鹤带露警。候变知节逝,漏长识夜永。

乘兴自斟酌,酒酣气益猛。防身有长剑,利物乏修绠。

清秋信可乐,丰岁窃独幸。饱食终吾年,世事尽可屏。

众星罗天垣,明月皎夜景。月出星敛芒,月入星吐囧。

浮云从何来,凭虚忽作梗。上下恣蔽亏,东西互驰骋。

我欲力排之,天高末由请。有客过我庐,论诗至日暗。

趣同调自合,辨析两无憾。汉魏难仰企,梁陈敢俯瞰。

卢骆矜富丽,王韦造平淡。李杜集大成,齐名匪忝滥。

钱刘格稍降,流览亦许暂。韩公力最雄,奔舟不可缆。

寒瘦讵为辜,轻俗宜免勘。子瞻如可作,罚之饮一甔。

深谷有枯草,阳崖茂嘉卉。兹岂物性殊,植高禀气异。

巍巍卫、霍勋,赫赫椒房势。襁褓皆列侯,枝附尽高位。

功成正少年,天幸易为致。谁识故将军,吞声霸陵尉。

简子叹雀雉,其意殊堪嘲。初质犹不保,化生亦徒劳。

如何秦、汉世,妄意希松乔。苍生力已尽,方士气正骄。

秦女去不返,三山终迢遥。废书仰天叹,浮云开碧霄。

头角低回藓蔓封,蜿蜒端似卧真龙。旱乾岁祷多灵应,时见油云出此峰。

断岸陡成壁,其下横清溪。溪光渺无尽,曲曲穿平畦。

含露苇苕润,出波荷芰齐。积阴亘不散,凉意迎征蹄。

满袖炉香拜玉除,日华长捧五云居。曾依阿阁惭凡鸟,未浥洪波感涸鱼。

魏阙觚棱空有梦,远方端绮久无书。液池多少垂垂柳,换叶移根总不如。

忽报飞章出上都,遥闻涕泪满衣裾。翩翩凤辖涕罗网,渺渺鱼缄隔岁除。

握里总收和氏璧,箧中休辩乐羊书。幽怀吾欲从天问,何得凌风入帝居。

惜哉吴王墓,秦帝欲开破。
应笑埋金玉,千年贾余祸。
不特虎迹销,已闻鲍车过,
又是骊山头,炎炎三月火。

书剑飘遥楚水滨,危楼聊且驻征轮。续凫有客惭崔颢,跨鹤凭谁似昔人。

朗月芙蓉千里玉,东风杨柳万家春。胜游莫问前朝事,一慨兴怀泪满巾。

横空秋气发,历乱舞山晖。楼势摇溪竹,钟声返寺扉。

谷闻群兕斗,云带断峰飞。独有乘风翮,迢迢万里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